第八章 翻云覆雨 祸福难料

第八章 翻云覆雨 祸福难料 李陵做了右校王,还娶了单于的女儿为妻子。接下来就到了他为匈奴出力的时候了。狐鹿姑单于没有让他带兵去攻打汉朝,而是去搞定一个人,这个人是一块很难啃的硬骨头。这个人就是宁愿到北海去做牛做马,也不愿投降的苏武
话说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他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苏武学会编结打猎的网,矫正弓弩,唯一与苏武做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它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就在苏武以为他就将这样“不知今昔是何夕”地过完一生时,李陵的到来让他激动异常
古人的四大喜事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苏武在荒无人烟的异国他乡,数年都与鸟兽为伴,心中的孤独可想而知,李陵的出现让他喜不自胜,两人同在朝中为官,平常抬头不见低头见,自然是相当的熟悉了。因此,面对“他乡遇故知”,苏武抱着李陵又亲又啃,全然不顾两个都是大老爷们
然而,两人亲热了好一阵,苏武觉得情况似乎有点不对,异国重逢,为何李陵的身子僵硬如许,阴冷如许呢?苏武不傻,脑子一转,已明白了几分
李陵直到这时说话了,一开口还是客套话:“一经别年,苏兄别来无恙乎?
苏武苦笑着答道:“冰天雪地,乌兽为伴,冷也罢,热也罢,苦也罢,甜也罢,活着就好。
李陵接着试探道:“苏兄这样痛苦地活着,难道不觉得不值得吗?
苏武冷笑道:“我之所以苟且偷生地活着,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活着再见到皇上一面,交出了使节,了却了心愿,这样,就算我死了,也可以无怨无悔了?
李陵道:“汉朝无情,不值得你这般赴汤蹈火。”随即他把他的事说给了苏武听,苏武听了,沉默半晌,方才缓缓地来了一句:“这么说来,你不但当了匈奴的走狗,还想来劝我归匈奴了。
李陵反问:“匈奴待我不薄,你这样在荒凉之地受尽人间冷暖,又是何苦呢?你这般梦回汉朝,又有谁知道你的忠义和忠心呢?”随后,他并没有再讲什么大道理,他明白讲这些大道理,倔犟的苏武定然听不下去,他别出心裁,只挑苏武的家谈谈
李陵告诉苏武的都是坏消息
1.妻离子散。你的老母已经死了,尊夫人也改嫁了,儿女下落不明
2.兄死弟丧。你的兄长苏嘉曾为奉东都尉,但自从你到匈奴后,也是厄运连连,一次随皇上游玩雍川下辇车时,他不小心撞上宫中的柱子,把车辇撞断了,犯了“欺君”之罪,结果汉武帝给了他自杀的特权;你的弟弟苏贤为骑都尉,同样在一次跟随皇上去祭祀土神祠时,一不小心惹了祸,一位骑马宦官和黄门驸马在上船时,因为“争先恐后”而生了“摩擦事件”,结果是“骑马”胜“驸马”,驸马被挤进河里溺水而死(过程令人费解)。事情发生后,皇上很震惊,令苏贤去调查这件事,结果自知罪不可恕的“骑马”宦官来了个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害得苏贤没办法向皇上交代,结果惶恐之下,只好选择了服毒自杀
结论是:自你离开后,汉朝还是那个汉朝,皇上还是那个皇上,而你苏家却早已不是那个苏家了
随即,李陵进行了最后的总结陈词是:“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终日若有所思,几乎要发狂,自己痛心对不起汉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再在这里虚度光阴了!
李陵充分发挥了其说服能力,满以为凭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定能手到擒来,把苏武彻底征服
苏武听说家事后,大颗大颗晶莹的泪珠直流,良久,他终于说话了,他的话一出口,便如一盆冷水浇得李陵羞愧难当:“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恨。话尽如此,多说无益,如果你是来叙旧的,欢迎,如果你是来劝降的话,请回!
李陵终究不想就这样放弃对苏武的劝说,叹道:“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咱什么也不说了,咱只叙旧情,不醉不归。”于是与苏武共饮了几天,希望能让酒力来说服苏武。然而,事实证明,李陵的一切都是徒劳
当李陵再提归降的事时,苏武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单于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
李陵见苏武对朝廷如此真诚,慨然长叹道:“啊,义士啊!我李陵与卫律的罪恶,恐怕连老天也不能饶恕啊!”说着眼泪直流,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而去。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