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乱世雄风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第十五章 乱世雄风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面对刘玄最为阴险的三板斧最后一招“黑虎掏心”,刘秀使出的是“旱地拔葱”。既然你们派人来收成果,那好,你们远来是客,我来者不拒,只是这穷山僻野,没什么好招待的,可得委屈点喽
上任的新官没吃好睡暖倒也罢了,令他们想不到的是,刘秀马上就派出吴汉和耿弇两个将领去刘玄接管的这几个郡县,美其名曰“调兵”,说是河北形势动乱,需调些兵去防守和平乱
吴汉来到是幽州,而且他只带了数名随从,大有项羽“单刀赴会”的英雄气概。如果幽州牧知道他调兵是假,“索命”是真,一定不会舍不得那些士兵。听说吴汉的来意后,幽州牧面露难色,虽然没有直接说不借,但却找各种理由进行搪塞和推托。他心里是这样想的:要兵没有,要命一条,你不怕咱这地方穷,就多待会儿也行
但吴汉好像跟他心有灵犀一点通似的,还真不客气就住下了,而且一住好几天都没有动静,一直闷在厢房里不出来。这幽州牧就纳闷了,心道,该不是咱这水土不服,病了吧,于是提着燕窝、灵芝之类的直接去看望吴汉
他哪里知道,这一去就不复返。等再出来时,他的人头已被吴汉提在手上了
吴汉把幽州牧的人头扔在公堂上,然后对士兵们说,你们是走是留看着办吧。士兵们原本就是归属于刘秀的,幽州牧只是临时掌管,此时见吴汉杀死了这个他们并不认同的上司高兴还来不及,当下纷纷表示跟吴汉走。就这样,吴汉走后,幽州竟然变成了一座空城
一石激起千层浪,吴汉的下马威震惊了河北,这无疑给去上谷的耿弇增加了动力和信心。他也如法炮制地杀死了上谷太守和渔阳太守
看似刘玄派出的三员大将去瓜分刘秀的大本营是一瞬间就失败了,但刘玄也不是这么不禁打的,他在派这三个人的同时,还派了一个领军人物——尚书仆射谢躬
谢躬不像其他三人,都是孤家寡人去执行任务。他不但带了武器,而且还带了很多,有一支完整的部队,部队里还配了数名大将和参谋,说得再直白点就是一支特种部队。因此,这支特种部队一到邺城后,不等刘秀开口,便直接把邺城的守军全部遣送回刘秀那去了。你不是想来调军么,不用再麻烦你了,我们直接给你送去
如此一来邺城便成了刘玄在河北真正意义上的“一国二制”了。咱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粮食,什么都可以自己满足,跟你刘秀再无瓜葛,这样,井水不犯河水,可以相安无事了吧
当然,这只是谢躬个人一厢情愿的想法,刘秀可不是这样想的,他容不下这颗钉子,不拔掉这颗钉子,他心里又怎么能安定呢
可是要拔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动用武力显然是最下策,这样恐怕吃力不讨好。于是,刘秀思来想去,决定智取
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刘秀通过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除掉谢躬,就必须先剪其羽翼——马武。马武智勇双全,是谢躬的得力干将
现代企业的很多人都流行跳槽,其实大家跳槽的目的无非有二。一是为了能获得更好的待遇,二是为了能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否则,这般跳来跳去又为哪般呢
显然刘秀就很精通这一点。为了能把马武挖到手,他不择手段。他有事没事就找马武套近乎,而且多次宴请马武。马武开始对刘秀防备很深,毕竟各事其主,但刘秀请得多了,他又不好总是拒绝,于是还是赴宴了。他如果知道这一次宴会两人会擦出爱的火花,一定会再多穿三层防弹衣的
酒过三巡,刘秀搭着马武的肩,说了一句特纯爷们的话:以后我们就是亲兄弟。马武一听,感动啊,眼泪哗哗直流
接着刘秀握着马武的手,又说了一句特给力的话:上谷和渔阳拥有天下一流的骑兵,以后都交给你指挥。马武一听,感动加激动啊,除眼泪直流,鼻涕也直流
“我手下的将领加起来也比不上你一个马将军啊。”刘秀的第三句彻底征服了马武。马武举起双手道:“行,行,行,大王别再说了,以后我唯您马首是瞻就是了。
就这样,刘秀通过糖衣炮弹成功收服马武后,等于剪断了谢躬的羽翼。接下该是对谢躬下手的时候了。一天,他派人送了封信给谢躬,中心内容只有一句是:联合抗敌。具体策划为:我负责杀敌(斩杀敌人的主力部队),你负责去捡战利品(协助我拿下敌人后防的一座城市)。我一打败敌人的主力部队,后方城里的敌人肯定闻风而逃,到时候所有的战利品都归你所有
谢躬一听居然有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当然乐意干了。结果按刘秀所约定的那样,刘秀打败敌人的主力后,谢躬急急派兵赶到后方一看,事情果然不出刘秀所料,敌人早已逃之夭夭了。空城的战利品不捡白不捡,谢躬马上带领主力部队去搬战利品,但哪知正当他们个个捡得嘴咧开,笑得脸开了花时,敌人进行了猛烈地反扑,结果谢躬部队大败
没办法了,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谢躬只好率领残兵败将回大本营邺城了
但当谢躬赶到邺城下时,发现情况不对时,杀人魔王吴汉又出现了,谢躬所发出的“吾中刘秀之计矣”的话音还没落,吴汉的剑已刺穿了谢躬的脖子
就这样,刘秀施展多种本事,一一化解了刘玄的“三板斧”,而纸老虎刘玄的三板斧过后,便再也没有什么招可使了。接下来便是刘秀大施手脚的时候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