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声势

关羽的声势 大家知道,曹丕此前的老婆就是那个大美女甄氏。她美到什么地步,前文已经说过,曹植也早已说过,现在不再描述了。虽然曹植把她比成洛神,是仙女下凡。可她到底不是真的神仙,而是也跟其他美女一样,年纪一上来,漂亮指数就慢慢下跌。曹丕跟他老爸一样好色。他以前抢在老爸之前把美女弄到手,爱的是她的漂亮,而不是其他。而且,曹丕还不如他的老爸——他的老爸虽然好色,但他对自己的老婆还是很有感情的,即使他的原配最后离他而去,他仍然去那里求她回来,而且还被她骂了大半天,居然一点脾气也不发作,直到那个原配死不回头,他这才悻悻而归,还算是个性情中人。曹丕把老爸的这个基因都丢得很彻底
这时,甄氏已经为他生了那个儿子曹叡,按说,甄氏的这个皇后地位绝对没有问题。可很多应该的事到头就不应该了
曹丕这时越来越觉得甄氏真的是“人老珠黄”了。他又发现了另一个美女。这个美女就是郭贵嫔
曹丕当皇帝后,就把办公地点设在洛阳,而把甄氏留在邺城,仍然称夫人,而没有任命为皇后。甄氏跟很多女人一样,对名分是很在意的。她在邺城待了几天之后,就知道曹丕要甩她了。于是,就到处埋怨曹丕,连同那个郭贵嫔一同埋怨
郭贵嫔这时得宠,那双眼睛又看到曹丕现在仍然空缺着的皇后位子,野心就膨胀起来。她当然知道,甄氏现在不但是名义上的第一夫人,而且还生了那个儿子,还是具有很大的优势的。另外,甄氏在曹丕跟曹植的争斗中,也为曹丕加了不少分。曹植的老婆不但长得不如甄氏漂亮,政治智慧也远远不如她。甄氏,虽然没有亲自出面为曹丕做过什么大事,出过什么计策,但她的表现却非常得体,让曹操感到很满意,尤其深得曹操老婆的欢心。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去征关中,带着他的老婆卞氏一起出发,在孟津待了很久。而甄氏则陪曹丕在邺城留守。不久,卞氏有点小病,消息传到邺城之后,甄氏因为没有条件去定省,就天天把悲伤的神色挂在脸上,说自己没有尽到做媳妇的责任。最后,还天天哭泣。后来,人家看到她这么悲伤下去,怕她的身体坏了,就告诉她,现在卞夫人的身体好了。可她却不相信,说,以前夫人在家的时候,旧病就常常发作,而且一旦发病,都会很长时间才好。现在得病了,哪会好得这么快?他们这是在安慰她罢了。于是,悲伤之情就更进一步。直到后来,卞氏亲自给她写信,说真好了。她这才高兴起来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回到邺城。甄氏立即去看望,才看到幄座就激动得要命,连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被她感动了。最后,卞氏也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说她真是好媳妇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又去东征了一回。这一次,他不光带着卞氏,还带着曹丕以及孙子曹叡、孙女东乡公主。按道理来说,甄氏也应该跟过去才对。可因为她当时有病,就留在邺城养病。第二年,东征的那一拨人回来。卞夫人首先就去看她。发现她不但气色很好,而且脸蛋更漂亮了,个个都觉得有些奇怪,问她:“你跟两个子女分别这么久,居然没有牵挂他们?
她笑着说:“两个子女跟夫人在一起,还用我去牵挂吗?”卞夫人一听,心情超级爽
我们虽然无法知道,对她的这些超级贤惠的表现,曹操做过什么评价。但她能劝曹丕节俭,肯定也大得曹操的欢心,无形中为曹丕在曹操的心目中加了不少分。综上所述,她当上皇后,那是天经地义的。何况卞氏现在还健在,而且对曹丕的影响力还很大。曹丕要是不立她为皇后,卞氏能答应吗
因此,郭贵嫔要扳倒她,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如果找不到其他把柄,想让曹丕免去她的所有名分是办不到的。毕竟皇后不但是皇帝一个人的老婆,还是一国之母,要是处理不好,会影响皇帝的形象。不过,要是找到她的一点错误,那就容易
她当然密切关注着甄氏的言行。她很快就搜集到甄氏天天在邺城发表怨恨曹丕的话。在这个社会里,你可以埋怨其他人,但绝对不能说皇帝的坏话,不能往皇帝身上泼一点污水。她把甄氏的话整理完毕之后,直接向曹丕打了个小报告,说她在邺城那里到处宣传曹丕的私密
曹丕一听,好啊。有了这个把柄,老妈也没有办法了。于是,派了个使者过去,把甄氏赐死
甄氏没有办法,只得去死
这就是大美女的悲哀。如果真的像小道消息那样,曹操也曾打过她的主意,那么她的结局会好多了。虽然她陪曹操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可曹操却是个开明人士,在他要死掉之前,就已经立了个遗嘱,让他的那些大大小小老婆都可以再嫁再婚,不必死守在宫里。甄氏如果再嫁,即使嫁不到王公贵族家里,但找个好人家度过以后的岁月也不是什么难事
再来个假设,如果当初不是曹丕得手,而是曹植得到了她。她是否会更幸福一些?因为她不但是一个大美女,而且也是个美女诗人。她写下的那首《塘上行》,历来也得到很多专家的好评
蒲生我池中
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
莫若妾自知
当然,这只是个假设。而事实是,她最终被曹丕赐死。
第三章 夷陵之战(上html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