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交趾

失交趾 西部没有了牵挂,司马炎得以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到对吴方面
于是,东吴立马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只是孙皓却认为,亡国这个传说离自己遥远得很,仍然按着他的性格玩儿下去
孙皓从来没有想过,如何把东吴建设得比晋国好一点儿、强盛一点儿,却很眼红比自己有水平的部下
孙皓认为自己是皇帝,全国最有水平的人应该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他看到张尚的口才很好,觉得自己真的比不过,于是就在心里气愤,想把张尚搞定。于是,他问张尚:“张尚,我问你个问题,我喝酒可以比得了谁?
张尚口才很好,但其他方面不怎么样,一点儿不知道老大这时正想要他的命,一听到孙皓向他请教,想也不想,就说:“陛下有百觚之量。
孙皓一听,终于抓到把柄了。你当然不知道这句话有什么把柄。可孙皓却抓到了。原来,这个“百觚”是有来历的。中国有句很古老的话,叫“尧饮千钟,孔子百觚”,意思是说,尧能喝千盅,孔子能喝百觚。你仍然没有从这个解释中抓到把柄吧
那就由孙皓来解释了:你这个张尚,明明知道孔子没有当过皇帝,却把我比成他,而不把我比成尧?这不是说老子不能当皇帝吗?如此目无君父,还留你干什么?当场下令把张尚抓了起来
大家一看,张尚不就是说了这么一句话吗?怎么也没有跟“无君无父”挂上钩啊,于是,都跪了下来,为张尚求情。孙皓一看,这么多人都说张尚无辜,只得宣布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把张尚下放到建安造船接受再教育。没几天,孙皓又派人过去,把他杀掉
张尚到死都不知道,他被杀居然是因为他的口才比孙皓好
孙皓继续喝酒,继续执行宴会喝酒全程监督政策,别的机构可以精简,但这个机构的编制从来都是满编的,十多个人都在宴会现场睁着大眼,聚精会神地听着大家的话、一心一意地做好记录。宴会结束后,呈给孙皓看。谁要是说了让孙皓不高兴的话,让孙皓气愤起来,就可以立即处死。有的人甚至当场被剥下脸皮、挖去眼睛,弄得大家一天到晚都生活在恐惧之中。接到孙皓请去喝酒的通知,全家人都担心凶多吉少,怕去了之后就再也回不来。因此,有的人连遗嘱都写好了才一脸悲惨地过去喝这场要命的酒
你想想,在一个连赴国宴喝酒都有可能被处死的国家里,谁还跟你保持高度一致
恰在这时,吴国发生了一场很大的群体事件。当时,桂林太守刚刚死在工作岗位上。按照当时的惯例,他手下的武装力量应该分别归属于各个将领。可是他的督将郭马、何典等人说,他们几代人都在这支部队里,不愿意分开
正巧,孙皓在广州搞了个人口普查,弄得老百姓的情绪很不稳定。于是,郭马他们觉得机会来了,立即起兵带着大家打到广州去,杀了广州一把手虞授
郭马把自己任命为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派何典去进攻苍梧、王族去攻打始兴
孙皓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了一次人事变动,任命张悌为丞相、何植为司徒、滕循为司空。然后加滕循为广州牧,叫他赶快把郭马搞定
郭马继续打。杀了南海太守刘略,把广州刺史徐旗打得满地找牙,最后狂奔而逃
孙皓又叫徐陵带部队出发,让他与陶璜一起向郭马进攻
东吴处于这样一个内外环境下,国力还有多少
王濬知道,伐吴的最佳时机已到来,于是上书,请司马炎下令出兵。他的理由跟以前羊祜的理由一样
一、万一孙皓死了,东吴立了一个正确的领导人,那就不好办了
二、大船已经造好,现在只是泡在水里,不断地烂下去,等以后烂完了,拿什么“顺流而下”
三、现在我已七十多岁了,随时都可能死掉。要是我死了,谁来统率这个水军
司马炎同意王濬的意见,准备下令伐吴。可王浑又认为不行了。他说根据掌握的情报,孙皓已经决定北上,现在晋吴边境处于戒严状态,人家提高了警惕,还是再等等。朝廷那些高层一看,便都说,还是等明年再出兵吧。弄得司马炎的决心又软了下来
这时,王濬的特使何攀正在洛阳,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上书,指出,孙皓必定不敢出兵。他们仍然处于一点儿不防备的状态中。咱们不要错判形势
司马炎仍然拿不定主意
没几天,杜预也写了个长篇大论,陈述了一大段吴可速伐的大道理
可信送上去一个多月后,居然一点儿回音也没有
杜预觉得有问题了,于是又写一封信去催问,说司马炎什么事都拿到桌面上跟大家一起讨论,想等意见都达成一致后才决定。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再讨论下去,时间一过,孙皓突然开窍起来,迁都武昌,重新布置江南防线,咱们什么计划都会泡汤
如果是在别的时候,杜预这封信恐怕也是白写了。幸运的是,司马炎接到这封信时,正跟张华在下棋
你知道,张华是个坚定的主战派。他看到司马炎读这信时,脸上的态度很复杂,立刻推开棋盘,大声说:“陛下是个英明领袖,现在国富兵强;孙皓是个无耻暴君,国力衰竭,没有人才。咱们讨伐他,根本不用花什么力气。陛下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
司马炎一听,也觉得他们的话跟羊祜讲得一个样,知道再不打,一年接着一年,不光杜预、孙皓要死,老子也会老过去啊——那个万岁天天塞满耳朵,只是让你听着心里爽一下,谁能真的万岁
他这么一想,就下了决心,立刻大声说:“好!我决定了!
而贾充、荀勖、冯紞这几个热爱和平的家伙还是坚决反对。司马炎这时没有耐心了,把那个“怒”字大写在脸上。贾充他们一看,这才知道,再反对下去,后果会很严重,慌忙脱帽子趴在地下,表示与老大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老大说要打,那肯定没错
不过,山涛仍然不服,退朝之后,还在那里对人家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今释吴为外惧,岂非算乎!”在这家伙看来,一搞定东吴之后,就会出现内乱,所以为了保持大晋王朝国内的社会稳定,必须留下这个敌国
这话雷人吧
幸亏司马炎不再理会他这个雷人的理论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