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表演

最后的表演 吕后死后,朝中文武大臣都开始忙碌起来,太后的丧事得隆重才行啊!因此,陈平和周勃等人一下子由闲人变成了大忙人。就在陈平和周勃等人忙碌的同时,吕氏家族的顶梁柱吕产和吕禄也在忙碌着,他们不是为太后的葬礼而忙,他们居安思危,在失去吕家的顶梁柱后,在想着如何使得“吕氏春秋”继续下去
吕家人为此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家族会议。会议由吕氏家族中资历最老的吕禄主持。吕禄首先抛出了“趁众人为太后办丧事这个大好时机,将所有反对吕氏的大臣一网打尽”的设想和方案给吕家人来讨论
当然,他提出这个设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现在负责长安保卫工作的南北两支禁军分别握在他和吕产手上。然而,令吕禄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美好意愿马上就被泼了一盆冷水。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的方案的就是北军禁军头领吕产:“就算控制了长安,控制了朝廷那又如何?咱们现在毕竟只有这么少得可怜的一点禁军啊!真正有战斗力的军队还掌握在荥阳的陈平和灌婴手里,一旦朝中有变,他们会善罢甘休吗?
吕产提出这一观点后,吕家的会议马上就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是啊!他的话说到点子上去了。当年刘邦的高瞻远瞩再次得到了证实,他当年命灌婴驻守荥阳是有深意的,就是为了防止日后吕后及吕家人作乱啊!因为存在致命的“软肋”,最后这次吕氏家族会议的结果很简单:没议出什么名堂来
对于吕氏家族的人来说,这次没有议出什么东西来并不重要,但对别人来说那就是“打草惊蛇”了。也许有人会问,这个吕氏家族人内部的秘密,外人怎么会知道?因为还有一个成功打入敌人内部做“卧底”的刘章
前面已说过了,这个刘章是刘邦的孙子,抱负极高,在奉吕后之命成功娶了吕禄的女儿为妻后,聪明的他并没有对吕家的女人采取“冷暴力”政策,而是极尽温柔之能事,把吕家的姑娘哄得很是欢心
他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取得了吕家女人的信任,便是取得了吕禄的信任,取得了吕禄的信任,便是取得了吕后的信任。也正是因为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事,老老实实地做人,刘章成了打入敌人内部的第一人。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在那次宴会上对吕氏家族的人牛刀小试后,包括吕后在内的众吕氏家族的人竟无可奈何
而这次吕氏家族紧急会议后,因为没议出个结果来,所以参加会议的吕禄之女回来后就显得闷闷不乐了。于是善解人意的刘章又开始花言巧语地“嘘寒问暖”,最后从夫人嘴里知道“吕家人想诛杀朝中大臣”一事
这让刘章大吃一惊,他知道不能再沉默了,否则大汉江山的旗帜就得由“刘”字变成“吕”字了。于是刘章找到他弟弟东牟侯刘兴居,两人商量一番后,马上就派人告诉他的兄长齐王——刘襄,要他快快统齐兵西征,他们在京中做内应,除掉吕氏政权
当然,刘章为了给刘襄动力,让他快派兵来京城,还私下许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如果能除掉吕氏,事成之后,就拥您(刘襄)为帝,恢复咱刘氏家族的正统江山。
那刘襄身为齐王,早就对吕家人掌管天下不满了,这时吕后已死,刘氏家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而且还有“皇位”这样的诱惑,他想不心动都不行啊!于是他在看了两个弟弟的密信后,马上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参加会议的全部是齐国的重量级人物
舅舅:驷钧
丞相:召平
郎中令:祝午
中尉:魏勃
加上刘襄自己才五人,由此可见这个刘襄办事也够老练深沉啊!刘襄是这样说的:“我生为高祖长孙,吕氏多年专权,使刘家王朝大权旁落。如今吕后去世,皇帝幼小,且不是刘家正宗血统,刘某虽不才,却有匡扶汉室之义务和职责,我打算发兵进攻朝廷,诸位以为如何呢?”刘襄开门见山地问道,然后急切地看着几个心腹的反应
“我举双手赞成。”祝午第一个表态。刘襄闻言:喜
“我举双脚赞成。”魏勃第二个表态。刘襄闻言:大喜
“我举双手加双脚赞成。”驷钧第三个表态,刘襄闻言:超级喜
与会的五人中除了自己已有三人赞成举兵了,这时只有一个人还没有表态,这个人就是齐国的丞相召平。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集在了召平脸上,只等他发完话,这件事就算彻底定下来,马上去准备举兵的事宜了
“我举双手加双脚反对。”半晌过后,召平说出的话让在场四人同时吃了一惊。刘襄本来等着召平最后来个喜上加喜,闻言犹如冰水浇身直打寒战。召平反对的理由如下
1.身为朝廷之臣,不应该攻打朝廷,做出叛逆谋反之事来
2.高祖后人之中,尚有子辈在,皇位还轮不到身为孙辈的大王您来坐(这一条似乎有意针对刘章而言)
3.吕氏掌握南北两军军权,大王您的军队跟他们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结论是:现在去长安平定吕氏,无异于鸡蛋碰石头,自取灭亡
应该说站在愚忠的角度来看,召平的话不无道理。但刘襄对他的三点理由不屑一顾。第一条理由的提出就让人啼笑皆非。如果朝中的大臣都这样,那么这天下干脆就直接送给吕氏算了。第二条理由同样站不住脚,身为高祖的后辈,去平乱难道就一定是为了皇位吗?而第三条就是惧怕吕氏家族的权势了,长安城里南北禁军那点兵力根本就不足为虑嘛
于是接下来,刘襄四人就对召平展开了强大的说服工作。而召平也针锋相对,说出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论据后,引章摘句,触类旁通,夸夸其谈,端的好一个“舌战群儒”的先行者
这次旷世舌战争论了N个小时,最后的结果刘襄还是那个刘襄:我起义。召平还是那个召平:我反对。最后没辙了,刘襄只得强硬地宣布召平反对无效,请勿复言
召平就是召平,世上独一无二的召平,他就是不上刘襄的贼船,并且一点面子也不给刘襄。最后没辙了,刘襄只好决定对召平下毒手了。如果不除去召平,他的起兵工作就可能会因这个人的反对和干预而泡汤。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