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是金子总会发光 班超的发迹史

第十三章 是金子总会发光 班超的发迹史 《拯救大兵瑞恩》是美国经典的战争影片,讲述的是二战期间一支美军特别小分队奉命去德军战领区拯救二等兵詹姆斯·瑞恩的故事。该片上映后深受观众喜爱,影响甚大。在东汉时,也有这样一个类似的故事——下面上演东汉版的“拯救大兵耿恭”
话说酒泉郡太守段彭等人率军在柳中集结,然后把目标直指车师国。都说哀兵必胜,在交河城的战斗中,汉军勇不可当,斩杀敌人首级近四千个,俘虏敌人三千余人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高歌前行,尽管日行千里夜八百,尽管马不停蹄,但当七千救援军抵达柳中城时,已是次年的正月(公元76年)了。柳中城的卫戍司令关宠经过数月艰苦卓绝的守城战,已经心力交瘁,当终于看到援军到来时,他堂堂一介汉子,在战场上流血也不流泪的男子汉,居然泪如雨下,那是喜极而泣的泪,那是喜出望外的泪,那是喜上眉梢的泪,那是喜不自禁的泪……伴随着这幸福的泪水,铁人似的他再也坚持不住地倒下去了。这一倒下去,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数百人能坚持这么久,关宠之所以屹立不倒,靠的是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而幸福就近在咫尺时,关宠却轰然倒下了,那是因为他完成了使命,耗尽了最后的一点儿力量,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英雄的儿女前赴后继,段彭指挥七千人马反击车师前国,兵临车师前国王都城交河城,大破车师前军,击毙车师军队三千八百人,另俘虏三千余人,缴获骆驼、马、牛、羊、驴共三万七千头……吓破胆的北匈奴人吓得丢盔弃甲而逃,结果再次证明车师是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再次投降了汉军。鉴于当时的形势,汉朝只能接纳
至此,营救关宠一部的作战任务圆满完成。然而在营救耿恭一部上,汉军内部又出现了严重分歧,产生了救援派和反对救援派
主张不救援的是这次救援军的副将——谒者王蒙。他首先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汉军跋山涉水,不远千里来到西域,刚刚在交河城打了一场恶仗,战士们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耿恭的疏勒城却在数百里之外,而且音信全无。说不定疏勒城早已被北匈奴攻破,耿恭等人早已全军覆没了呢。我们这样冒冒失失地过去,无异于羊入虎口啊
与此同时,其他将领都选择了沉默。是啊,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救援耿恭有二难:第一是行路难,要去疏勒城必须要翻越一座大山——天山,天山一年四季白雪皑皑、寒气刺骨。而此时又正值最冷最寒的正月,大雪封山,积雪如渊,要打此处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第二是伤亡大。这样恶劣的天气,这样难行的路,不说赶到疏勒城与匈奴士兵进行交战,单是在路上伤亡就会很大
这跟划亮十根火柴来寻找一根火柴是一样的道理,救援疏勒城的结果很可能是血本无归。但如果不救,良心上和道义上又说不过去。因此,众人选择沉默是有道理的。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救或不救都是难题
就在众人沉默之时,一个人以雷霆之势站出来,然后大声道:“哪怕疏勒城只剩下一个汉军士兵,咱们也要去救。
众人惊愕地抬起头,把目光停留在发出这石破天惊话语的耿恭的部将范羌身上。但见范羌顿了顿,接着道:“疏勒城的汉军将士,忍常人不能忍,守常人不能守,为了捍卫国家荣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样的英雄我们怎么能不救,这样的英雄怎么能不感人?难道我们要做缩头乌龟吗?
三个反问,问得大家哑口无言。是啊,这已经不是代价的问题了,而是尊严和道义的问题!一个民族只有有英雄才有希望,有英雄才能强大,有英雄才有未来
范羌的话如同煮沸了一锅水,震得全体战士无不热血沸腾,他们纷纷站出来,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请求出兵救援疏勒城的汉军
如果说救援派范羌和反对救援派王蒙就像一个平衡的天平一样,那么,由于众士兵的突然加入,天平自然猛然倾向了范羌这一边。民意不可违。汉军主帅段彭和副帅王蒙及诸将商量了一下,最后做出妥协决定:由范羌率领二千名战士,翻越天险天山,前往疏勒城解救耿恭部。二千士兵虽然不是很多,但在西域来说,也不算少了。范羌马上就率众出发了,二千名汉军在跨越天山时,靠着顽强毅力,冲破了一切艰难险阻,几乎是用鲜血铺就了通往疏勒城的道路
在一个漆黑的夜里,范羌终于带领援军来到了疏勒城下。沉重的兵马声,早已惊醒了疏勒城防总司令耿恭,他以为是匈奴士兵又来攻城了,惊恐之下,正要拉响备战系统的铃声。但正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城下传来:“耿校尉,我是范羌啊,我带领援军部队来迎接你们了!
“啊,是范羌,真是你吗,你真的带援军来了啊!”耿恭此时早已泣不成声,然后大声叫道:“打开城门!
城门悠然打开了,耿恭和士兵站在门口恭迎援军入城
“大家还在养精蓄锐吧?”范羌是心细之人,但见门口共只有二十六名士兵,因此问道
范恭这一问,耿恭再次泪如雨下。原来车师投降匈奴后,在匈奴的攻势下,早先招募的车师民兵,死的死,散的散了,耿恭数百人的守军,在缺水、缺粮、缺衣以及缺援的情况下不断减员,战死的、饿死的、冻死的、渴死的……总之一句话,冬去春来,经过岁月的洗礼,偌大的疏勒城只剩下二十六人了
就是这二十六人,坚守到了最后,终于等来了援军。只要坚持,奇迹无处不在,看来这话一点儿不假啊
有了援军的支援,第二天,耿恭与他的二十五名士兵踏上了返乡之程。然而,耿恭不会料到,更大的考验接踵而至。因为匈奴人很快发现汉军飞越天山,解救了耿恭的部队
想跑,没那么容易,煮熟的鸭子怎么能让你这么轻易地飞走呢?北匈奴单于马上派出骑兵进行“千里追踪”,想全歼汉军。范羌所带来的援兵此时已是一支疲惫之师,耿恭所剩的余部是一支残留之师,而匈奴却是一只以逸待劳的猛虎之师,看似汉军已是凶多吉少。然而,汉军再次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坚强的意志。他们一边阻击追击的北匈奴士兵,一边克服千辛万苦,翻越天山。三月初,汉军终于抵达汉帝国的边关——玉门关,终于摆脱了匈奴士兵的追击,虎口脱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耿恭不顾范羌等人的阻挡,硬是带着二十五名疏勒城残留的精英坚守在最后,在玉门关,清点人数时,二十六人只剩下了十三人,这十三人虽然衣衫褴褛,虽然憔悴不堪,虽然早已不成人样,但他们用铮铮铁骨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
为此,感动中的中郎将郑众亲自为耿恭及其部下接风洗尘,随即马上上书,向刘炟汇报了耿恭等人的英雄事迹
当英雄耿恭到达洛阳时,迎送他的不仅是鲜花和掌声,还有荣誉——被任命为骑都尉。除此之外,封耿恭的司马石修为雒阳市丞,张封为雍营司马,军吏范羌为共丞,余九人皆为羽林军
一句话:皆大欢喜。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