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延寿:“循吏”之名流芳百世

韩延寿:“循吏”之名流芳百世 萧望之死了,“四人帮”并没有因此瓦解,相反,周堪又站起来了,并且和弟子张猛组成了牢不可分的“双人组合”。这无疑成了弘恭和石显的又一大心病,斩草不除根,终究是心腹大患啊!。于是他们赶紧找“老大”史高“帮忙”。事实证明,史高非但没有给他们两人“破敌”之法,还教会了他们这样一个道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其实史高的野心并没有弘恭和石显这么大,他开始和宦官联合,只是因为“寂寞”,看到萧望之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他突然有了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他并不想把儒学派彻底赶尽杀绝,他是聪明人,自然知道,如果果真灭了儒学派,以弘恭和石显的野心,下一个目标就是他了。按照动物界的生存法则,三者互相牵制,才能达到和谐的目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关键时刻,他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与弘恭和石显的“宜将剩勇追穷寇”形成鲜明对比
眼看老大如此懦弱,弘恭和石显一时也是黔驴技穷。弘恭忧思成疾,最后竟一命呜呼
石显擦干眼泪,并没有因为伙伴的离去而自暴自弃,相反他一个顶仨,大有“舍我其谁”之势。原因是他得到了两个超重量级的人物支持。一个自然是他的“老东家”汉元帝。汉元帝二话不说,就让石显继承了弘恭走后空出的“中书令”位置,这样一来,石显成了汉元帝身边唯一的“传话筒”,权力之大可想而知
另一个人的名字叫贡禹。贡禹,琅琊(今山东诸城)人,出生在汉武帝时期,“以明经洁行著闻”(《汉书·贡禹传》)。因为汉武帝好武,对匈奴的战争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民生”成了当时社会最大的问题:内多怨女,外多旷夫
就此,贡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当时人口出生率不高,原因是自汉武帝以后“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填后宫”和“诸侯妻妾或至数百人,豪富吏民畜歌者至数十人”造成的。解决的办法是:将宫女奴婢贬为庶人放出宫,让她们自由自在地去恋爱、结婚、生子
应该说贡禹是“自由恋爱”和“一夫一妻”制的先行者,然而这样赤裸裸地对皇帝进行批评和谴责,这样走在时代前沿的言论,在那个落后的封建皇权主义时代,显然是不可能办到的。此外,贡禹还严厉反对奢侈浪费和苛捐杂税,也正是因为这样,贡禹在汉武帝时期并没有得到重用,其仕途状态是:庶人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好不容易到了汉宣帝时期,好文的汉宣帝一上任就来了个“公务员考试”。怀才不遇的贡禹终于时来运转,有了一展才华的好机会,结果他赶考出来后,头上多了一顶乌纱帽——以“博士”身份出为凉州刺史。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后来因为染风寒生了一场大病,这场病除了伤及贡禹的身体外,也让他伤了心——因此丢了官。贡禹不灰心不气馁,在数年一度的“公务员考试”中再次金榜题名,结果被任为河内令,后来因为一点儿小过失,又丢了官……如此三番地一折腾,终于等到汉宣帝死了,贡禹也老了,年轻的汉元帝上任了
这位从小耳“儒”目“儒”的君主一上任就重用儒生,贡禹和王吉成了他眼中的“卧龙凤雏”。汉元帝双双给他们下了聘书,希望他们到朝中任职,为国家的繁荣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王吉,琅琊皋虞(今山乐温泉镇)人,与贡禹因为是“同乡”,情谊相投,视为莫逆之交,而仕途也极为相似,几起几落。他从小喜欢儒学,因为才华出众,小小年纪就当了九品芝麻官——云阳县令。后来,他被汉昭帝以“贤良”之名派到昌邑王刘贺手下当中尉。刘贺贪酒好色,喜欢游猎,不问政事,致使百姓怨声载道,王吉恪守良臣的本职,极力进谏,都没有被采纳。汉昭帝死后,大将军霍光执政,刘贺阴差阳错地被迎立为皇帝,王吉再次上疏规劝刘贺要敬重大臣,勤于国政,但依然被刘贺当做耳边风。果然,刘贺在位仅27天就因淫乱被废黜。他为昌邑王时的臣僚大多受株连被下狱或处死,只有王吉与郎中令龚遂因屡次进谏,幸得免死
汉宣帝时,王吉在公务员考试中被任为博士谏大夫,他是个眼里容不下一粒沙的人,针对当时皇室奢侈靡费、任人唯亲等时弊,上疏力劝汉宣帝选贤任能,废除荫袭制度;提倡俭朴,爱惜财力,以整顿吏治,淳厚民风,使国家兴旺发达。但他的这些建议被汉宣帝认为是“迂腐之见”,从而失宠。心灰意冷的王吉主动炒了汉宣帝的鱿鱼——辞职还乡
王吉为官十分清廉。据说他在长安游学时,曾有一段佳话:邻家的大枣树的枝叶垂到王吉家院子里,王吉的妻子随意摘了几颗枣子给他吃。事后,王吉得知枣子是偷摘邻居家的,便将妻子赶走。邻家听说后,执意要把枣树砍掉,后经再三劝说,王吉才将妻子召回。因此当时流传着“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的佳话。王吉辞官回乡时只带着自己的行装,毫无积蓄,回乡后衣食亦如同平民百姓
汉元帝上任后,对隐居于田原的王吉和贡禹都非常看重,甚至认为是他心目中的“卧龙凤雏”,自然是请两人出山了。因为当时没有邮政局,通信设备相对落后,汉宣帝同时下达的聘用书,王吉的比贡禹的早到几天。也就这几天,竟弄出一段传世佳话来。听说王吉要重新回到朝中去当官了,贡禹很是高兴,忙跑去祝贺,别人祝贺的方式大抵是送“金银珠宝”之类的礼物和言不由衷地说一大堆的恭维话。我们的贡禹同志却是百里挑一的人物,自然与众不同,他只是拿出自己的帽子,一遍又一遍地弹去上面的灰尘。王吉大惑不解,贡禹解释道:“我们两个多年来在仕途上同升同降,同降同升。现在你要到朝中去当官了,我当官的时候也不远了。”果然,随后迟来的聘用书就到了他手上
后来便有“王阳在位,贡公弹冠”的成语
又可以同朝为官,两位好友一起欢欢喜喜地上路了。曾几何时,他们也是这样一起去京城(任官),又一起回乡下的(免官)。曾几何时,他们也是这样一路高歌,一路憧憬,一路阳光灿烂……一样的山、一样的路、一样的水,唯一改变的就是岁月:他们都由少年到了老年。尽管他们相互蹒跚,相互依偎,但人生的路却不能相互到老
也不知是乐极生悲还是纯属巧合,总之,王吉没有看到自己人生最美、最灿烂的“夕阳红”,就上演了“凤凰坡上落凤凰”的悲剧,走到半路他的人生就走到了终点站
“凤雏”王吉死了,“卧龙”贡禹成了汉元帝的依靠。他连升三级:从谏大夫到光禄大夫,从光禄大夫到长信少府。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