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跑跑”出马

“刘跑跑”出马 霍光两拒女婿上官安,除了原则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就是,霍光对上官安这个女婿一直不满
原来,在霍光的眼里,他的准女婿不是上官安,而是京兆尹隽不疑。隽不疑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前面已经说了,汉武帝死后,霍光按汉武帝的遗诏把刘弗陵扶上了皇帝的宝座,但燕王刘旦不干了。他为长,刘弗陵为“幼”,汉武帝“废长立幼”,他不服,不服的结果是马上就来了个“取乱”
可惜刘旦在“废长立幼取乱之道”上并没有走多远,就因为隽不疑的出现而戛然而止。和刘旦一起举事的刘泽只因走漏了一点点小小的风声,就被敏锐的隽不疑捕捉到了,结果刘泽被抓,突审后,事情马上就真相大白,把刘旦造反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也就是这件事,隽不疑被提升为京兆尹。隽不疑新官上任三把火,秉公办事,强不怕、弱不欺,百姓折服,一时间“隽青天”之名闻天下
这里不妨来看他的一件小事
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这一天整个长安城都轰动了,原因是来了一位花公子。这位花公子长得那叫一个风度翩翩,那叫一个玉树临风,总之,三个字:酷呆了。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位花公子不但长得酷,说话更酷。他玉唇轻启,一张口竟是一句酷得让人快要晕倒的话:“在下戾太子,初来乍到,请多多包涵。
戾太子指的就是汉武帝的大儿子刘据。自从巫蛊门刘据“造反”后,天下百姓都对他讳莫如深,连做个评价都要三缄其口,生怕祸从口出。后来听说太子刘据死了,百姓也就渐渐地淡忘了这位老太子,接受了新太子刘弗陵。而现在这位花公子居然说他是戾太子,也就等于说他是旧太子刘据了
刘据不是明明已经死了吗?这位花公子这句酷呆了的话一出口后,效果是显然易见的,马上就被人围了个水泄不通。众人对着这位花公子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结论有三种:一是说他像戾太子,二是说他不像戾太子,三是说他似像非像。总之一句话,众说纷纭
“把这个假冒戾太子之徒给我拿下。”关键时刻,隽不疑出现了,他二话不说,就下令抓人
“是真是假,得找 NA去验证才好,大人不要这么快下结论啊。错抓了太子是欺君之罪啊!”身边的下人小心地“提醒”隽不疑
“不管是真是假,这个人我抓定了。”隽不疑语气坚定地说。接着他马上说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春秋时,卫蒯瞆得罪了灵公,为了避难,他逃到国外晋国去了。后来,等灵公死了,他想回国,但遭到了太子的拒绝,不准他再回来。《春秋》都认为太子这样做是对的。如今戾太子得罪先帝,就算逃亡不死,现在想回来了,也应该定罪的
最后,他下的结论是:这样的人怎么不能抓呢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结果,这位花公子一到牢狱中就现了原形。冒充戾太子想骗取荣华富贵的花公子,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落得个“自作孽不可活的下场”——以诈骗罪和欺君罪被处以腰斩之刑
这个案子后,隽不疑更是名声大震,无论朝中大臣、还是百姓黎民,都对这个隽青天肃然起敬
霍光也对隽不疑刮目相看,便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以霍家当时的权势,谁都想攀这门高亲!但隽不疑就是隽不疑,他并没有答应。霍光大为不解,但隽不疑却总是摇摇头,表示自己一无所有。再过了一段时间,他竟然辞官做一个隐士去了
隽不疑拒绝攀霍家这门亲,又不愿在仕途上发展,究竟是淡泊名利,还是早已料定官场的沉浮,不得而知,但霍家最终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而这位隽青天却得以保全性命,这是个事实
隽不疑的婉拒,上官桀的牵线,最终霍光的女儿嫁给了上官桀的儿子。但无论如何,隽不疑才是霍光认定的“准女婿”
话说丁外人的事,因为霍光的把关,他虽然身在宫中,却仍然是“外人”,没有一官半职,也没有显赫地位。鄂邑公主因此也对霍光大为光火,连我的情人封个侯这个面子都不给,你霍光算什么东西,老皇帝重用你,新皇帝还得听我这个“母后”的
鉴于她自己不好干预情夫丁外人的事,她选择了“迂回”的战术,决定团结上官父子,共同对付霍光,为此她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她首先动用自己的权力优势,先把上官安的职位由车骑将军变成了桑乐侯。由士变将,由将变侯,都离不开鄂邑公主的提携和帮助,上官安自然对鄂邑公主感激不已
第二件事是解了上官父子的燃眉之急。急从何来?这得从一个叫充国的太医说起。充国原本只是一个在朝廷治病救人的小医生,但有一天他心血来潮,到宫中瞎逛,结果证明宫中这地方根本就不是他这种人能随便走随便逛的,被抓住了就关进了死牢
充国入狱后,上官安父子却着急了。原来这充国是上官安外祖父“最宠爱的人”,外祖父自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他不管了,于是轮到上官安父子出力的时候了
结果没辙了,上官父子只好又厚着脸皮去求集朝中生杀大权于一身的霍光了。结果霍光还是没有给亲家和女婿面子,说了这样一句话:“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他人乎?
上官父子出面“保释”失败后,充国经过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最终判决是:处以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充国如果死了,上官安怎么向外祖父交代?就在上官安急得快要吐血时,鄂邑公主出现了,她没有带来一张保释令,而是带来了二十多匹重金购来的宝马。汉朝有用钱赎命的法律,当年杨仆就是靠钱救了一命
凭鄂邑公主的身份加地位,再加上金钱效应,最终充国被无罪释放了。这件事的结果是,上官父子对鄂邑公主更加感激了,而对霍光由不满变成了憎恨,由憎恨变成了愤怒,愤怒到霍光在他们眼里已是眼中钉肉中刺
上官父子很愤怒,他们很快就把愤怒转化成力量,决定大义灭亲,除去霍光这个“无情无义”之人
除去霍光,凭他们父子之力是行不通的,再加上鄂邑公主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鄂邑公主乃是一介女流,实权都在霍光手中。于是,他们想啊想啊,想到了两个人。只要联合了这两个人,扳倒霍光那只是举手之劳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