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谋士之死

首席谋士之死 当然,曹操决定不对刘备猛砸一锤,并不仅仅怕搞不定刘备,会陷于四川战争的汪洋大海,而是怕孙权在那边闹事。刘备的实力虽然不怎么强大,但四川的地形确实太复杂,要在短时间内搞定刘备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孙权现在的势力却已经很强悍了,如果只顾在这边打仗,他在那边搞事,也是一件十分郁闷的事
曹操离开汉中,一方面是那雄心已经有点儿老化,那个敢于冒险的精神已经缺失;另一方面确实有点儿怕孙权闹事
而孙权确实在闹事
那年的八月(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带着十万大军向合肥进攻。孙权这些年来虽然很嚣张,时不时到边界搞点儿麻烦动作、制造流血冲突事件,但这次带的部队却是有史以来最多的
孙权带队出来时,曹操正在汉中收拾张鲁。孙权是看到曹操不在,认为可以欺负一下曹操的手下,甚至可以拿下合肥,因此就把力量带足了
曹操现在最担心的不是别的老大,而是孙权。他比谁都知道,在这个乱世里能够存活到今天的牛人,都是爱搞事儿、会抓时机的人,那些不管世事、只在那里淡定地喝酒的老大,老早就已经被淘汰出局。如果他出征张鲁,孙权不跳出来搞几下,孙权还是孙权吗?因此,他走的时候,已经让张辽、乐进、李典等几个大将守在那里。这几个家伙都是当时的名将,同时把三个重量级的手下投放在一个地方,可见曹操对孙权的防备程度是相当高的
不过,三个人虽然是曹营中的重量级选手,但他们手下的部队也只有七千人。而孙权部队的数量却有十万,江东能打的人才也为数不少,这些人个个作战经验丰富,都有过以少胜多的战绩,也都有过拼死拼活的经历,尤其像吕蒙那样的猛人,不但自己打得生猛,而且很少犯战场上的错误。如果按常理而言,就是双方力量处于同一个档次,要打赢这支部队的难度也是很高的
但战场上没有常理可言
曹操在准备去搞定张鲁时,给合肥护军薛悌写了一封信,那个信封上写着:“贼至,乃发。”等江东的人马来了,再打开看看
现在孙权的人马来了,在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薛悌对大家说:“我们打开丞相的信来看看。
三人一听,都以为丞相大人肯定会有一个详细的作战方案来指导他们去战斗,或者在哪个地方已经埋伏了一支大军,要他们把孙权的大军引进埋伏圈,然后大规模地屠杀一把
哪知,薛悌把信一打开,上面只有一行字:“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这算是什么妙计啊
在场的人都觉得丞相的脑袋是不是老化了,个个都在那里呆呆地看那张纸,希望是自己看错了
可纸上确实就是这行字啊
很多人都认为,曹丞相肯定不会这样写的,他肯定还会有更为详细的作战方案的,可能那时他很忙,没有把方案写完,还是给他发个信,再向他请示一下
只有张辽反对。张辽说:“现在人家大军都已经在城外喊打喊杀了,咱在城里还不知道怎么去对付。这还算是守城的人吗?而且现在丞相远在汉中,咱们的信再快,一来一回,要花多少时间?恐怕信还没有送到汉中,孙权就已经进城了。我看丞相这个指示的意思是,他远在汉中,无论如何也不能前来救我们,所以,要求我们在敌人还没有站住脚跟时,冲上去猛打他们一把,将他们的锐气全部打掉,这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然后再好好守城,孙权要是被咱们猛打一把,肯定就不敢拼命攻城了。
在场的人个个在那里发呆,对张辽的话既不拍砖也不顶,好像张辽的话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一样
张辽一看,就气愤起来,大声说:“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若疑,辽将独决之。”这一战关系到咱们的胜与败,大家如果还在怀疑丞相的话,我也不管了。总之,我将贯彻丞相的方针到底。你们可以不出战,但我一个人也要冲过去杀他一把
李典这时受不住了。他向来跟张辽有点儿个人矛盾,谁也看谁不顺眼。可这时他看到张辽要出去单干,也被感动了,觉得自己跟张辽的矛盾是个人问题,现在大家面对的是国家大事,要是继续这样下去,后果肯定很严重,于是也站了起来,大声说:“这是国家大事。现在就看你怎么安排工作任务了。我首先声明,在这次战斗中,我绝对不会因为个人恩怨跟你过不去。你愿意杀出去,我也愿意跟你一起杀出去。
张辽说:“好!
他挑选了八百个肌肉发达的士兵,组成一支敢死队,杀牛杀羊来请大家猛吃猛喝了大半夜,把大家都喝得热血沸腾之后,就到了天亮。张辽带着这八百人组成的酒气冲天的敢死队开门直接向孙权的阵地杀过去
张辽挥着短铁戟冲在最前面,边冲边杀,一口气“杀数十人,斩二大将”。他一边杀一边大叫:“我是张辽,我是张辽!
东吴的部队从上到下,没有谁想到张辽会主动开城与他们对着干,一点儿思想准备也没有,又看到他生猛得像个疯子,个个都不愿意跟个疯子面对面,只要他杀上来,便都采取回避政策,让他杀出一条路子来,一直杀到孙权的大旗下
如果是孙策,估计这时是能够稳住阵脚的,可孙权不是孙策。他看到张辽说到就到,脑袋也晕起来,不知道如何去对付眼前这个突发事件,只得向手下学习,退到一座小土山上,手里拿着一把长戟,准备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再跟张辽拼命
张辽看到孙权这个模样之后,胆子就更大了,态度就更嚣张了,大声叫孙权下来跟他一战
孙权当然不会下去跟他决一死战。他这时把战场形势看了一下,发现张辽带的人其实不多,就那么几百人,钻了他们的空子这才杀了进来,自己完全可以把他们全部收拾了。于是,他下令把张辽给包围起来,务必全歼来敌
张辽这次出战,目的就是要狠杀一把孙权的锐气,并不想把孙权真的打得大败而逃,这时看到东吴兵已经缓过一口气,正向他团团冲杀过来,知道再嚣张下去,必死无疑,便急忙带头冲出包围圈
可跟他冲杀出来的,只有十多个人,其余的人还在包围圈里被东吴兵大砍大杀。那些人受不住了,就纷纷大叫:“将军,你真的不管我们的生死了吗?
张辽还真够意思,听了这些绝望的声音之后,什么也不说,便又冲进去,救出那些被围困的士兵
江东部队看到张辽实在太无敌了,便都不敢抵挡,让他杀来杀去。战斗从清晨开打,一直到中午,孙权部队的斗志全部丧失,整个战场全成了张辽一个人表演的舞台
张辽后来觉得自己只带几百人出来,再怎么努力砍杀也杀不完孙权的十万部队,因此就决定收兵。城里的部队看到江东人马虽多,可居然这么容易欺负,觉得也没什么可怕了。于是,民心和军心就稳定了下来,个个愿意服从张辽的领导,修整城防工事
孙权被张辽狠揍了一顿,毫无道理地吃了个大亏,士气突然跌停,果然没有再高涨上来。他对合肥包围了十多天,虽然兵力优势大大地有,可一点儿成绩也没有取得,天天在城外跑着,连喊打喊杀的声音都疲软得不想入耳。他知道,广大士兵以这样的心态去战斗,兵力再多,也不能拿下合肥了。于是,撤军
孙权他们以为,撤军就没事了。可他们彻底忘记了,他们是在跟谁打仗。他们是在跟不怕死的张辽对着干。他们可以这样认为,但张辽却不这样认为
张辽经过前次大战之后,虽然只缩在城中,没有再出来惹事,但却密切注意着孙权部队的动静。他看到孙权大军很整齐地后退,已经开到逍遥津的北岸,再过去就可以渡江向南了。如果张辽这时松一口气,那就真的没有事了
可张辽那口气却没有松下来
他说:“机会又来了。”于是带着部队出城,向正后退的孙权部队猛冲过去
东吴部队打死他们也想不到,张辽的胆子居然这么大,这时还杀出来
你想想,在战场上的这个“想不到”,后果会怎么样
眼见曹兵步骑大力杀来,甘宁和吕蒙带着部队拼命挡住。哪知,这两条好汉虽然很卖力,但广大士兵的斗志太疲软,虽然人数众多,却硬是挡不住张辽几百人马的强力冲击。最后,张辽的部队居然把孙权围困起来
幸亏还有凌统
凌统这时成了孙权的贴身保镖,带着一帮兄弟保护着孙权冲出包围圈。他这时也发了狠,在张辽的包围中跟曹兵死磕,表现得一点儿不比张辽差。他手下的兄弟已全部牺牲,他身上的伤口也越来越多,但他拼命的力度仍然没有降低一点儿,直到估计孙权已经脱险了,这才返身杀出包围圈。张辽部队虽然士气高涨、斗志昂扬,但也拿他没有办法
凌统以为孙权已经脱离危险,其实那全是凌统的以为。孙权现在仍然危险得很
他冲出包围圈之后,加快速度向南奔来
孙权虽然已狂奔得全身冒汗,但还记得那里有一座木桥,叫逍遥津桥。这桥的名字听上去很爽。可现在孙权却一点儿不爽。因为当他赶到那里时突然发现,那座桥的南端空空的,不知谁早已把那些桥板拿走了,留下了一丈多的空白
孙权一见,也觉得晕菜了
这时,他的牙将监谷利紧跟着跑了过来。看到这个情况,立即叫主公放松马缰,抱紧马鞍,他自有办法让马跑到对面
孙权本来就是一个善于采纳别人意见的人,这时已经到了绝望的地步,只要是自己人提出的办法,他就会百分之百地照办不误
监谷利看到孙权已经抱住了马鞍,便用手中的鞭子猛抽孙权的马。那马吃痛之下,便奋力向前飞跃,居然把孙权带到了南边
如果没有监谷利的这个办法,孙权的命运还真不好说,以后的故事估计会是另一个模样
这时,贺齐带着三千人马来到南津接应,这才让孙权脱离了危险的境地
孙权上了大船——东吴人上了大船,那是进入了绝对的保险地带,曹操再怎么强悍,也不敢跟他们在水上玩儿——心情就放松了起来,摆起酒喝了起来
贺齐过来,哭着批评了孙权一把:“主公做事也太不小心谨慎了,今天差点儿被人家搞定。这个教训要有多深刻就有多深刻啊。我们都怕得要命。希望主公以后一定要小心啊。
孙权一听,忙上前帮贺齐擦了眼泪,并且承认错误,表示以后坚决不会忘记这个教训,要把这个教训死死地记在心里
这一仗,确实让东吴所有的人都郁闷到底,几乎所有的重量级选手都参与了,带着十万部队雄赳赳而来,不但没有对合肥城造成一点儿破坏,反而被张辽的八百部队杀来杀去,连孙权的性命都出现了两次险情。这个脸丢得实在太大了。虽然这场战斗远不如赤壁之战那么关键,但其以少胜多的战况并不比赤壁逊色多少。赤壁之战,周瑜靠着水战,再靠一把火,把曹操的一大半部队烧成焦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个胜利固然取决于周瑜个人智慧的因素,但也有环境的因素在内。而张辽这次靠的全是他个人的威猛,完全是他个人的胜利。这对孙权来说,面子真的丢得很干净
当然,如果换了其他人,如孙策这样的老大,甚至是曹操这样的人,估计张辽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
这就是战场指挥官的巨大作用,谁也无法否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