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枪兵之谜

标枪兵之谜 在刘备搞定刘璋占领益州,有了一块根据地,事业开始走向兴旺发达的时候,刘协的日子却越来越郁闷了
刘协似乎就是为郁闷而生的,他以前只当皇帝的弟弟时,什么职责也不用承担,什么麻烦都没有找到他的头上,日子还真的很好过,可自从董卓让他当全国第一把手后,他的郁闷生活就没有结束过。在董卓当他的监护人时,他还属于未成年人系列,除了贪玩儿外,别的什么都不懂,虽然被董卓玩儿来玩儿去,但情绪还没有什么变化,觉得也没有什么。可曹操接过董卓的班时,他已经长大,知道这个天下原来是他们刘家的天下,这个天下应该是他说话最算话的。可现在大家虽然都在他面前行礼,但个个表情麻木,只在那里紧闭着嘴,什么任务都由曹操来布置,什么方针政策也是由曹操来制定,他的职责就是穿着皇帝的制服在宝座那里坐着,什么也不说。以前曹操还天天来上朝,天天在他的面前办公,他虽然没有一点儿发言权,但还是个皇帝的样子。后来,曹操当了魏公,就干脆不来皇宫了,而是直接在魏国公府里签发文件,这个世界上的什么事就都跟他没有关系了
现在刘协除了过着皇帝的生活外,别的什么权力也没有。他有时想想,现在跟个犯人简直没有什么差别。因为,现在他的身边,除了那几个美女之外,那些身边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曹操派来监控他的——就连美女中也有几个曹操的女儿。如果这还不算郁闷,那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郁闷的事吗
刘协经常在没事的时候(他基本都是没事的时候)给自己进行一个定位。他觉得现在自己只是一个看守皇帝公章的人,在曹操需要用的时候,他才有出镜的机会。如果他是一个弱智人士,他就不会有别的想法了。可刘协的智商绝对不低——当年董卓就是以此为借口废掉那个刘辩而让他上位的。他也曾在后董卓时代想复兴一下汉室,可“复兴”两个字挂在嘴边那是很轻松的。真要实施起来,不但要有决心、有信心,更要有实力。他什么实力也没有。所以,他的这个“复兴”最后连嘴边也不能挂着,而只是压在他的心里,无聊时回味一下,每回味一次,就想痛哭一次
他清楚地知道,曹操现在是拿他当招牌使用,是在利用他的剩余价值。那个赵彦也知道。赵彦很同情他,很想帮他一下。可赵彦只是一个议郎。如果把他跟一般的小民放在一起,他的职务很高。可在牛人中间,他却算不上什么。可他仍然经常跑过去跟刘协聊天,帮刘协出主意,有点儿像当初何进手下的袁绍
曹操是什么人?你偶尔到刘协那里吹吹牛、喝喝酒,他是什么话也不会说的。可一涉及国家大事、最高官场,他还能坐得住吗?于是,他立即把赵彦抓起来,当场杀掉,连个理由都不给。让所有的人都知道,随便去跟刘协聊天是会有生命危险的
曹操不让别人进去看望刘协,可他自己却可以在刘协的房间里自由出入,而且进去之后,很有主人公精神。可他那一次进去之后,便再也没有进去了。他不再进去,并不是因为觉得年纪大了,没有力气走路了,而是产生了畏惧的心理。所有的人都认为,现在只是刘协怕曹操,哪有曹操怕刘协的道理?但曹操这一次却确实很怕刘协。那天,曹操像往常一样,做足牛烘烘的头号权臣的派头进去见刘协。他大声说,有事要汇报。其实谁一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是让刘协过来听他的吩咐
刘协自从那个智囊赵彦被砍之后,没谁再帮他出什么主意了,觉得自己的郁闷更上一层楼了,看到曹操那个牛烘烘的样子,心里就气愤起来,对曹操说:“你要是觉得我还可以的话,就给我放宽点儿政策。我这么多年来,翻遍了我们的历史,还真没发现有哪个皇帝像我这样一点儿没有自由。要是你觉得我确实很废,就请你宣布让我让位算了。
曹操一听,脸色当然发生急剧的变化,那个牛烘烘的架势立马就垮了下来,也不再汇报工作了,急忙行了一个礼就退了出来。他是丞相,对汉朝的规章制度比谁都熟悉。原来,汉朝有一个规定:手里有兵权的三公级人物去面见皇帝时,都由带刀的武士在左右挟持——那些带刀的武士只对皇帝负责,只听皇帝的指示。现在这个天下虽然是曹操说了算,可招牌仍然是汉朝的,这些汉朝的规定,他仍然得遵守。他此前向来不把刘协当一回事。哪知,今天他突然说出这样的话——这是什么话?是忍无可忍的话。人一忍无可忍就是什么事也可以做得出来的。他怕刘协突然大喝一声,旁边的武士就冲了过来,像当年吕后抓住韩信一样,把他抓起来,然后当场做掉。他越想越怕,最后汗水都布满全身
从此之后,曹操再也不进去向刘协“汇报工作”了
他虽然不再进去见刘协,但并不等于他从此以后不管刘协了。相反,他管得更加严厉了。他认为,刘协虽然手中没权,手下没人,但仍然是个危险人物,必须加大整治他的力度,不能让他那里有一个自己人,否则后果就会很严重
现在还有谁是刘协的自己人
曹操很快就数出几个
第一个是那个董贵人。董贵人是董承的女儿。董承那时天天密谋着要推翻曹操,最后反而被曹操当成反动集团彻底粉碎了。董承虽然已经被彻底粉碎,但董承的女儿仍然当贵人。现在,曹操的三个女儿也都是贵人。哪能让一个反动头子的女儿跟自己的女儿享受同样的待遇?而且这个董贵人心里肯定恨他恨得要死
于是,曹操要求刘协把董承的女儿交出来
刘协当然不同意。可他的不同意一点儿也没有办法强硬起来,只是找了个很软弱的理由,说现在董贵人正在怀孕,她肚子里是龙子龙孙
可曹操却不管这么多,多次要求把董承的女儿判处死刑,反复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刘协多次请求不要这样。最后,曹操坚决要杀。刘协无法反对,只得低着头什么话也不说
刘协的皇后伏氏听说董贵人被杀之后,就觉得今天他杀贵人,明天不就拿皇后动刀了?就害怕起来。伏氏的害怕是有理由的。她比谁都知道,现在曹操最想踢的人是她,好让皇后的位子变成空缺,然后让他的女儿成为国母。如果只把她从这个皇后的位子踢下去,让她戴着个原皇后或者废皇后跑出宫去,那也还不错——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皇帝的老婆肯定也不愁嫁。可大家都知道,即使刘协现在是个全权皇帝,一个废皇后的下场也是很悲惨的,何况还被曹操越权废掉?依刘协那个性格,估计废了也就废了,还会让你在冷宫里待到自然死亡的那一天,可曹操能让你这样吗?恐怕还没有让你走到冷宫,就已经拿着大刀朝你的头上猛砍了
伏氏比她的皇帝老公有魄力多了。她努力想了几个晚上就知道,在这里天天怀着恐惧的心情坐着,也跟等死没有区别,不如跟他拼了。对于她来说,这个想法是完全正确的。可正确的想法也需要有实施的能力,更要有实施的力量。她现在只有这个正确的想法,却没有这个力量。她只得给她的老爸伏完写了一封信,对老爸说,现在她在这里受够了。再这样下去,他们都得被曹操弄死。让她老爸想个办法,把曹操搞定
伏完一看这封信,就知道女儿太傻太天真了。现在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曹操能够搞定别人,别的人谁也没有力量搞定曹操。当然,如果他只把这封信读完之后,马上烧掉,让这件事到此为止,后果也不会十分严重。可他也不比女儿聪明多少,既不敢有什么动作,也没有做保密工作。最后居然让这件本来只有他们父女俩知道的事泄露了出来
曹操老早就想找个借口干掉伏氏。现在倒好,他们居然在密谋搞定曹操?现在要密谋推翻曹操就等于密谋推翻国家政权,这个罪比造皇帝的反还要重——现在造汉朝的反者,数到死也数不过来,也没有多少人被砍了脑袋,倒是几个忠于汉朝的哥们儿被干脆地干掉
他直接要求汉献帝刘协废伏氏,并且早已写好了文件:“皇后寿,得由卑贱,登显尊极,自处椒房,二纪于兹。既无任、姒徽音之美,又乏谨身养己之福,而阴怀妒害,包藏祸心,弗可以承天命,奉祖宗。今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诏,其上皇后玺绶,退避中宫,迁于它馆。呜呼伤哉!自寿取之,未致于理,为幸多焉。”意思是:伏皇后是小民出身,现在当了国母,天天在宫里过着腐败生活。她长得不漂亮,一点儿不讲文明礼貌也就算了,可居然还搞阴谋诡计,想要造反。这样的人还能让她当国母吗?现在命令郗虑过去收缴她的大印,把她从中宫扫地出门。这是她自作自受的,要怪也只能怪她自己
于是,御史大夫郗虑和尚书令华歆去完成抓捕伏皇后的任务。具体分工是:郗虑负责去收缴伏皇后的大印,华歆则带着部队进宫。等办完这些移交手续后,立即办理逮捕手续
伏皇后一点儿不甘心被抓,关起门来躲到夹墙里去——可夹墙真的能藏得住一个大活人吗
华歆这时果断得很,立即下令把夹墙砸烂,然后把伏氏拖了出来
这时,汉献帝刘协就在外殿坐着。他看到郗虑他们出来后,还很有礼貌地招呼他们
郗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这时,伏皇后被拖了出来,哭得很悲惨。她经过皇帝老公面前时,对刘协说:“难道你真的不能救我一命吗?你是皇帝啊。
刘协说:“我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到什么时候。”他还转头对旁边的郗虑说:“你想一想,天下真的有这样的道理吗?
郗虑当然知道,历史到现在为止,还真的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可曹操现在要发生这样的事,他能怎么办?你一个皇帝都阻止不了,我又能说什么?于是,他什么都不说
曹操下令把伏氏投放监狱。没几天,这个叫伏寿的原皇后就死掉了。曹操觉得心情仍然不爽,又派人过去把皇后的两个儿子都请去喝酒。当然,喝的是毒酒。至于那个胆小、力量小的伏完,当然也得砍死。曹操这次开杀的规模还真不小,总共杀了伏家一百多人。伏家好不容易出了个皇后,本来以为,虽然刘协这个皇帝是个招牌皇帝,这个皇后肯定也是个窝囊皇后,但再怎么窝囊也是个皇后,总比嫁给别的人强多了。哪知,最后弄了这么个下场
曹操搞定伏氏之后,皇后之位就当然地空缺出来。他说,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不可一日无后啊。于是,他的女儿就被提拔成皇后。曹操的这个女儿叫曹节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