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还真的起了火

后院还真的起了火 曹操的曾祖父居然也叫曹节。不过,千万不要把这个曹节跟那个大宦官混在一起。大宦官曹节有权有势得很,是汉桓帝的红人,连那个曾经牛得没有谱的外戚兼大将军窦武最后都被他搞定。他从一个小宦官成长为一个大宦官,最后还成为尚书令、大长秋,也成为宦官们学习的好榜样。不过,他跟曹操无关,也跟曹操那个祖先曹节无关
曹操的那个曾祖父曹节是历史上有名的厚道人士。他虽然是草根人物,没有做出曹操这样的大事业来,但却留下了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据说,曹节的邻居由于猪栏的质量很差,被关在里面的那头猪就跑了出去。那个邻居找不到自己的猪,就说曹节偷了他们家的猪,直接到曹节家的栏下把一头猪拿走,说是赔偿。别人都知道曹节是被冤枉的,大声叫曹节跟他们据理力争——人活在世上,可不是为了冤枉而活着的。可曹节却不干,让人家顺利地把猪抬走,一点儿波折也没有,让那些围观的人感到太不刺激了。那个邻居很不厚道,但他家的那头猪却又跑回主人的家,弄得邻居家的那张脸红了好一段时间。可曹节却因这个故事,成为道德史上的红人之一
曹节虽然人品很好很善良,但他家的生活肯定很艰苦,否则他就不送他的儿子曹腾去宫里应聘宦官岗位了。不过,曹腾虽然被割了命根子,但却也彻底告别了穷苦的生活。而且他在太监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很快成长为一个大太监。他虽然从小就干着扫地洒水的工作,但对官场政治却敏感得很。有件事情很巧合。曹腾是曹节的儿子,可他又是后来大宦官曹节的前辈——曹家就是很搞笑,几代人硬是跟“曹节”两个字纠缠得让你看起来都觉得眼花,可他们却一点儿不累。曹腾活跃的时代是汉顺帝时期。还在顺帝很健康的时候,他就是汉顺帝的好太监。后来,汉顺帝死了,另一个小皇帝汉冲帝才当上皇帝不到两年,就又驾崩
大家觉得还是选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当皇帝才合适。于是,经过大家的酝酿,很快就推出候选人:清河王刘蒜。但那个跋扈将军梁冀为了自己继续掌权却立了个八岁的小皇帝刘缵——汉质帝。开始他以为,小孩儿什么都不懂——以后什么都会听他的,他就是天下最牛的人了。可别的小孩儿是什么都不懂,但这个汉质帝却什么都懂。在一次上朝的时候,公开透明地指着梁冀说:“此跋扈将军也。”梁冀一听,差点儿骂起来,这小子现在都这样了,等长大了,他不收拾我才怪。于是,生产了一块毒饼,直接送给这个聪明的小皇帝吃。娃娃皇帝虽然很聪明,但也更好吃,一看到饼,也不想想这饼是谁送的,当场就猛吃起来。小皇帝才吃了几口,肚子就痛起来,说:“拿点儿水来给我喝啊。
梁冀还是有一点儿知识的,知道小皇帝一喝水,那个胃里的毒药就会给洗掉,他的这个饼就白做了,急忙说:“不能喝水啊,你一喝水就会吐出来。当着大家的面吐出来,皇帝的形象就完了。
汉质帝只得不吐,然后只得死
于是,大家又找皇帝的继承人。后来,推出两个候选人:一个是清河王刘蒜,一个是蠡吾侯刘志。以李固为首的那一派坚持认为清河王有水平有道德,可梁冀却认为还是刘志好。刘志为什么好?因为刘志无能无德。刘志一无能,大权就会继续由梁家代管
双方在那里进行激辩,谁的道理都很硬,而态度更硬
在这个紧急关头,曹腾出场。他直接跑过去面见梁冀,表示一定要刘志来当皇帝。曹腾为什么一定要支持刘志?原来,他“尝谒蒜,蒜不以为礼”。于是,他就知道,刘蒜不欢迎他们,看不起他们。他能让一个看不起他的人当主子吗?当然不能,因此,他必须坚定不移地支持梁冀。梁冀得到宦官们的支持后,就来了个力排众议,把刘志送到皇帝的宝座上坐下来,就是后来有名的汉桓帝——汉桓帝的有名,是因为他太菜
汉桓帝很菜,但曹腾却一点儿不菜——他在这场争斗中,没有站错队入错组织,最后被大大地提拔了一把:封费亭侯,升大长秋加位特进,成为皇宫里的首席宦官。他虽然支持梁冀,但却很会做人,在有权有势时,并没有靠着手中的权力乱来,而是推荐了很多名士,因此名声还不算坏,属于宦官中的优秀代表。他经历东汉四帝,也当过梁冀的亲信,但最后在梁冀彻底失败时,居然没受到一点儿牵连,而且权力越来越大,实在是跟他能讲政治分不开的。他进宫时,就与一个姓吴的美女结成“对食”
对食是中国宫廷中很有特色的一个活动。说白了,就是同志关系。那时,皇宫里虽然人口众多,但由于男性只有皇帝一个,而女性比例偏大,皇帝一个人再怎么龙体强健,也忙不过来。于是,那些宫女就找自己的伙伴。可皇宫里只有女人和宦官。于是,有的找美女,有的就干脆找太监玩一玩。他们一般都找个借口,说是为了节约生活费,两个人共煮一锅饭,共吃一锅菜。因为只有两人同桌吃饭,你面对我,我面对你,就叫“对食”
当然,这种对食关系,再怎么食下去,也食不出什么名堂来。曹腾觉得有了老婆,还得有个孩子才是像个家庭啊。但他比谁都知道,他是不会有生育能力的。于是,就收了那个曹嵩做养子。曹嵩就是曹操的老爸。曹嵩到底是谁家的儿子,一直是个谜
曹操虽然多次因为自己是宦官的后代,被人家破口大骂,但他和他的儿子对这个爷爷还是很感激的。后来,曹丕称帝时,还追尊曹腾为高皇帝、那个“对食”夫人吴氏为高皇太后——这两口子死后的待遇居然与刘邦和吕后一个样。这也是史上唯一有正统皇帝称号的宦官。后来的宦官虽然也有权有势,可以废立皇帝,但在这方面,谁也没有曹腾牛
可能曹操觉得他的这个曹姓祖先太伟大了,他得好好地感谢他一下,于是把自己的女儿也取了个“曹节”之名,然后让她当皇后——虽然,后来有人批评他不该让女儿的名字跟曾祖父一个样,但曹操就是不理
曹操搞定伏皇后是在建安十九年(214年)底,建安二十年(215年)的正月立他的女儿曹节为皇后
曹操搞定内宫的问题后,终于又把目光投向外部
这一次,他是很想取得实质性的成绩的,而且这个成绩一定要完胜。他想来想去,要取得完胜,打孙权肯定是做不到。打刘备,好像也难。还是打张鲁。而且张鲁那个家伙虽然不怎么样,但他盘踞的汉中地区,位置却十分险要。只要占领了汉中,就可以让刘备一点儿不舒服。以后对刘备始终可以保持高压姿势,让刘备一直不爽到死
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带着部队从武都进入氐人的地盘。氐人长期跟政府对抗,因此看到曹操的大军前来,一点儿也不紧张,立即在半路拦截。曹操派张郃和朱灵负责出击。氐人不是对手,被两人“攻破之”
到了四月,曹操从陈仓再出发。氐人虽然败了一场,但仍然很顽强,继续跟曹操部队作对。他们以为自己守在险处,就完全可以把曹操的大军死死拦住,不让他们前进一步,等时间久了,曹操的耐心失去了就自然回去——即使曹操的耐心还存在,但粮草也支持不了了。可有时险要之处是可以死守的,但也要看据守者的水平如何。氐人的作战水平显然不怎么高,被愤怒的曹操猛烈地攻击了几次,就被彻底打败了
曹操这时愤怒的程度很高,心头的杀气又一次涨停,大手一挥,下令“屠之”,再一次施行大屠杀的政策。曹操虽然是个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可有时显得很不冷静,心头愤怒到一定的程度,立即来个屠城。血流成河时,他觉得很爽很刺激,可后果却很不好。首先,让当地的人对他很生气,你即使打败了人家,但人家仍然不服,只要你一撤军,人家就又闹事。以前在兖州时,就曾有过深刻的教训,但曹操却不认真汲取。我想,后来很多人把曹操当成反面人物系列,这方面起到的作用肯定很大。他后来虽然占领了汉中,但却站不住脚,又被刘备夺走,这恐怕也是原因之一。所以,有时脾气是不能乱发的

荆州,荆州
在曹操下决心要把汉中拿下,然后再跟孙权和刘备清算时,孙权和刘备的同盟又向分裂的大道上悄悄地迈了一步
孙权集团的那几个高管一直把目光对准益州,多次劝孙权早日把刘璋搞定,把那块“天府之国”划归东吴的版图。而且这个计划的可操作性是很强的。可刘备更需要这块地皮。孙权那时顾着联盟的面子,就派人去对刘备说,现在刘璋难有什么作为,要是曹操拿到益州,荆州就根本不用守了。所以,我们现在决定先拿下刘璋,再灭张鲁,南方就结成一块儿
可刘备狡猾得很,立即回信说:“刘璋虽然很废,可益州的地形势险要得很,他完全可以守得住,不会让外面的敌人打进去。而且,咱们的部队要不远千里去进攻,如果攻不下来,后果会很严重。那时,曹操就有机会了。很多人以为曹操在赤壁被收拾了一次,已经没有脾气了,也没有力量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想法。现在的形势是什么形势?曹操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力量仍然强大得很。天天都在做着‘饮马沧海、观兵吴会’的梦想,一点儿也不老实啊。咱们为什么要给曹操创造这个机会呢?更何况,刘璋和我一样,都是皇家的宗室,是同族兄弟啊,哪能同意你去打他?
孙权一听,也知道这是刘备在耍滑头,自己想拿下益州,却不愿让东吴沾边,因此对刘备的话一点儿不听,派孙瑜带着部队进驻夏口,做好入川的准备
刘备看到东吴来硬的,便也加强了他的硬度,坚决不让孙瑜的部队过去,除了当面向孙瑜表达强烈的反对意见外,还针对性地进行了一次部署: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刘备自住孱陵
孙瑜一看这个架势,就知道刘备这样一来,自己的退路已经全面被堵住了,如果硬着头皮入川,被刘璋和刘备夹击肯定不是问题了,只得把这事向孙权做了报告。孙权这时还不想跟刘备闹到彻底分裂的地步,只得让孙瑜回来
可不久,刘备自己却拿下了益州,在那里做起了实实在在的益州牧,让诸葛亮在那里一边高举“以法治国”的旗帜,一边抓革命促生产,生意越来越火红。孙权看在眼里,心里很气愤,破口大骂起来:“这个家伙,耍阴谋诡计很到位!”其实,在这个社会混,只有能耍、敢耍阴谋诡计的人才最吃得开
虽然孙权还努力保持着两家的联盟关系,但刘备对孙权是一点儿不信任的。他让手下的头号大将关羽守着江陵,跟鲁肃对立。鲁肃是孙权阵营中最坚决的联刘者,历来认为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绝对不能跟刘备撕破面子
可关羽却没有鲁肃的大局观。他对东吴向来很鄙视,老怀疑东吴人要打他,天天嚷着要收拾一下江东鼠辈。鲁肃不断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双方这才没有直接翻脸。但祸根已经在这里深深地埋下
大家知道,刘备还在荆州时,由于力量突然壮大起来,就觉得地盘面积太小,装不下他的力量,就向孙权又借了几个郡。虽然周瑜反对,但孙权在鲁肃的支持下,仍然满足了刘备的要求。这时,刘备占领了益州,那里有一大块地皮,现在该还原来借的地皮了吧
于是,孙权便派诸葛瑾去跟刘备交涉,请刘备把荆州还给孙权,可刘备却不答应。《三国演义》里讲到这个情节时,是说诸葛亮知道孙权派诸葛瑾来,是想让他对诸葛亮施加点儿影响,让诸葛亮看在兄弟的份儿上,不再从中作梗,然后那个早被罗贯中打造成天下第一心太软的刘玄德,看到诸葛瑾流泪时,心就难受起来,就会干脆地答应了。哪知,孙权的这个阴谋在诸葛亮那里显得太小儿科了,最后诸葛亮把他的老哥狠狠地玩儿了一把,弄得诸葛瑾白白跑了一趟,什么收获也没有。罗贯中为了让诸葛亮的智商显得更高一些,连老兄也让他耍了一把——如此一来,诸葛亮脑子的含金量大大地提高,可人品的含金量却大大地下跌了一把。其实,拒绝诸葛瑾的事,跟诸葛亮无关,完全是刘备自己干出来的。这个诸葛瑾的智商其实并不比诸葛亮低多少——否则在东吴那里他能获得那么高的地位吗?他这次出使益州时,确实是见过诸葛亮,但据史书记载,兄弟两人见面,只谈个人感情,一点儿不涉及两个集团的事情
诸葛瑾直接向刘备表达了孙权的意思,刘备却只是一脸严肃地说:“借荆州的事,我还是没有忘记的。不过,现在我们正准备去搞定凉州。等我们拿下凉州之后,就可以把荆州还给你们。”诸葛瑾没有流一滴眼泪,刘备的心肠也一点儿不软
不管谁听到,也知道刘备这话是实实在在的谎话。以前说是拿下益州之后,就把荆州奉还,现在益州拿下了,又说等拿下凉州之后。估计拿下凉州之后,又会说要拿下北方之后再还。孙权再也不愿意被刘备忽悠下去了,便立即任命了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的官员,设立了三个郡的各级地方政府
关羽当然不干,派兵过去,在第一时间内把孙权派往三郡的“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全部赶走了
孙权接到报告后,觉得自己也太窝囊了,再这样下去,这个面子丢得一点儿都没有了,便派吕蒙带着两万部队过去,要以武力解决问题,拿下这三个郡
吕蒙在处理刘备的问题上,历来跟周瑜保持高度一致,认定刘备是个不可长期合作的主儿。这时受命去占三城,他立即带部队过去。不过,现在的阿蒙虽然看上去很好战,其实,他讲策略得很。他知道,目前他们的主要敌人仍然是曹操,因此,这三郡要拿下,最好不要发生大规模的战斗。因此,大军才发,他就先给三郡发放传单,说大军就要开到,请不要顽抗到底。谁顽抗到底,谁的后果就会很严重的。于是,长沙和桂阳“皆望风归服”,一点儿不费力气就拿下了两个郡。另外那个零陵的太守叫郝普,还在硬着头皮守着,坚决不当投降太守
刘备知道这个情况后,立即亲自来到公安,叫关羽带兵去把三郡重新夺回来
孙权也来到陆口,派鲁肃带着一万部队在益阳挡住关羽。孙权知道关羽的武力指数很高,士兵的战斗力也很强悍,知道光靠鲁肃一万人是挡不住关羽的,急忙给吕蒙写了一封信,要他赶快带部队回来,与鲁肃一起跟关羽对抗
吕蒙接到孙权的信后,并没有老老实实地执行命令,紧急集合,急行军回去,而是在读完那封信之后,偷偷地收藏起来。到了半夜,他把大家都集中起来,进行了战斗部署。当然这个任务不是拼命跑回去跟关羽作战的任务,而是拿下零陵的战斗任务
天亮的时候,吕蒙带部队向零陵发动进攻。他先找到郝普的老朋友邓玄之,对邓玄之说:“你过去见这个郝太守,就跟他说,你是个很优秀的人才,敢于死守到现在。可你的消息也太不灵通了。现在刘备在汉中那里,正被夏侯渊包围得死死的,前景已经十分不乐观;关羽在南郡那里,我们的主公正在全力对付他。现在刘备的力量已经首尾不能相顾,自己活下去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哪有什么精力来救你?你还是投降吧。否则,东吴部队全力攻城,你就只有牺牲了。可这个牺牲一点儿不光荣啊。
邓玄之把这话向郝普复述了一遍。郝普虽然很有忠心,但一听这话,果然被唬住了,觉得刘备和关羽都自身难保了,自己还能为谁作战?却一点儿也没有想到,他的这个老朋友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这话的诚信度到底有多少,更想不到,老朋友的很多话才是最不可信的。但他这时一听这话,就以为刘备的事业已经彻底完蛋了,立即答应了邓玄之的劝说,表示了投降的无奈心愿
吕蒙在举行受降仪式后,拉着郝普的手下船,对郝普说:“我有一样东西可以给你看看。”拿出孙权的信给郝普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
郝普读了孙权那封信,这才知道,刘备已经到公安,鲁肃拿关羽一点儿没有办法,吕蒙其实比他更郁闷。如果他再坚守一下,吕蒙就会自动撤军——那时,他要是让胆子壮大一点儿,在吕蒙撤退的时候,贴着东吴兵的屁股猛踢一脚,说不定还会取得一场大胜呢,整个荆州的形势就大不一样了。哪知,他却上了这个当,被人家几句话给忽悠了
吕蒙叫孙河当了零陵的第一把手,自己带着大军狂奔到益阳
孙刘大军终于云集,战争状态已经全部摆到桌面,一场大战就要爆发
如果这时刘备和孙权展开决战,以两人目前的力量和水平,恐怕也是个鱼死网破的结局——即使有一方取得了胜利,但这个胜利也是很难看的,付出的代价也是很高的。于是,曹操就高兴了。曹操一笑,他们就惨了
鲁肃一点儿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局面。他还想挽回一下。他决定亲自去跟关羽谈判,要说服关羽不是什么仗都可以打的,有些仗打下来,后果是很严重的
大家都反对鲁肃亲自去跟关羽见面,怕关羽那张红脸一黑,大都督的脑袋可就没有了
鲁肃却认为安全得很,没有听大家的意见,跟关羽约定了个会面的地点
双方在规定的时间来到规定的地点后,都把部队隔在百步之外,然后只带着手下几个死党带着单刀前来举行会谈
会谈一开始,鲁肃就对关羽进行批评,说他老早就应该把三郡归还给东吴,可到现在仍然不还,这是什么态度
关羽那张脸很厚,本来就严重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这时更不愿意接受鲁肃的批评,说:“我们老大在赤壁之战时,带着兄弟们拼命杀敌。现在把曹操打败了,可却一点儿红利也没有分到,这太不公平了吧?
鲁肃当场反驳:“你这话也太脱离现实了吧?那时你们的老大在长坂被曹操扁得不剩渣,逃得路都不见,是我们主公觉得你们可怜,这才借给你们块地皮,让你们有地方住下来。可现在你们却得了益州仍然不放荆州。这种行径也太可耻了吧?
关羽的脸皮虽然很厚,但他还是很要脸的。听了这话,居然当场无语
这个情节,在《三国演义》里有吗?根本没有。其实,这个故事在演义里是存在的,只是罗贯中进行了一次角色转换,说是关云长单刀赴会。鲁肃以及东吴诸将已经在那里埋伏了大批作战勇敢、杀人有力的刀斧手,然后请关羽前来谈判,只等鲁肃举杯为号,那些早已埋伏得全身麻木的刀斧手便冲上来,众多的大刀便朝关羽的头上砍,即使不把关羽剁成烂泥,也可以把他砍成肉酱
关羽那一双丹凤眼一眼就看穿了鲁肃的诡计,虽然关平苦苦劝他不要去,可关羽却豪放得很,只带着他那把大刀就带着周仓乘船过去,跟鲁肃大吃大喝。鲁肃在劝了关羽几大碗酒之后,提出了荆州问题,但被关羽机智地挡了回去。吕蒙、甘宁等人就想动手。关羽眼睛雪亮,从周仓的手中拿过大刀,然后拉着鲁肃的手,退到船中,把江东人马都吓得在那里发呆。我们的关羽又豪放地乘船而回,那个光辉形象因此又增添了一把英雄气概。故事情节非常引人眼球,可纯属罗贯中的演义
而真正单马赴会的是鲁肃,真正被驳得张不开嘴的却是我们的关羽。这就是历史,历史往往让我们这些人感到没有办法
其实,那时关羽也没有办法,打吧,好像理由硬度不够,兵力也不够;不打吧,这口气对于他来说,实在也咽不下
幸好曹操这时出现了
刘备听说曹操已经带着大军杀向汉中,那些抵抗他的氐人已经被他屠杀得半夜听到曹公的名字都不敢哭了。刘备这时虽然很恼火,很想把孙权生吃下去,但他毕竟是刘备,知道工作还是有轻重之分的。如果光顾在这里跟孙权大吵大闹,曹操拿下汉中之后,就会迅速向益州进攻。那时,他就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地?两面夹攻
他能受得住两面夹攻吗
当然受不住。于是只得先向孙权妥协,以便回去全力跟曹操死磕,派人去向孙权表达了和平共处的良好愿望
孙权这时也知道,虽然刘备很可恨,但以目前刘备的力量,对他们东吴并没有造成致命的威胁,如果益州被曹操拿到手,以后就只有他一个人去面对曹操了。而且如果曹操拿下蜀地,控制了长江上游,他们的长江天险还有个什么用。因此,现在只有让刘备保住益州,他才能保住江东,所以,他也派诸葛瑾过去,跟刘备谈判。双方迅速签好协议,重新划分了双方在荆州的势力范围: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于东吴;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归刘备
一场本来足以改变历史的大战就这样又消失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