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幸的童年
不幸的童年 萧衍成为西昌侯的座上宾。萧鸾对萧衍充满感激之情,若非此人,自己焉能如此迅速地独掌朝权。若非萧衍紧急关头背叛竟陵王,萧子良又怎肯束手交权。这一切,都要感谢齐武帝和文惠太子逼死他的父亲萧顺之。萧鸾的秘密隐藏得很深,但在此人面前,自己心中那点秘密仿佛一泓秋水一览无余真人面前不必说假话,若想完成心中大事少不...
-
5、建言十二事
5、建言十二事 坦白地讲,都梁山由于地势崎岖,并不适合大估摸的阵地战,而且李孝逸的三十万大军基本都是骑兵部队,进攻都梁山这样的地势,并非擅长所以接下来这场仗该如何打,部将们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应该进攻高邮,直接寻找徐敬业的主力部队决战,这样都梁山、淮阴两地便成了孤岛,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而有的人则主张继续...
-
艰难的霸主
艰难的霸主 晋国觉得参加彭城之战,来听他们号令的只有那几个小国,觉得这个文章题目很大,但内容实在不够爽,因为那个齐国没有来。于是,又高调宣布,齐国这次不把霸主的命令当一回事,就是不把大家的利益当一回事,就是自绝于人民,诏大家都打过去吧,让他立即自绝于人民齐国人早上醒来时,突然看到诸侯的大军出现在他们的城下,听到...
-
第二十一章 人生无常 废帝
第二十一章 人生无常 废帝 我们常常说“百闻不如一见”,意思是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见一次,表示听得再多也不如亲见可靠。这个故事的典故出自西汉的名将赵充国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少年时仰慕将帅而爱学兵法,并且留心边防事务。最初以“良家子”身份参军当骑兵,后因善于骑射调入羽林军(皇宫卫队)中。他的...
-
午夜私奔
午夜私奔 也许是卫青初出茅庐的告捷带来的好运,总之他的姐姐卫子夫在连为汉武帝生了三个“弄瓦”之喜后,终于生了个又白又胖的儿子,这是已快到“三十而立”的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汉武帝一扫两次阻击匈奴失利的阴影,并于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三月十三日,册立卫子夫为皇后,赦免天下的囚犯,以显皇恩浩荡然而,家中的喜事并不能...
-
竟陵八友
竟陵八友 四路南征,三路惨败,唯有汉中一路得胜而返。胜利的主角非主将刘藻,而是副将拓跋英。汉中之战一年后,拓跋英改姓元。从此,元英的名字留在南北战争的史册拓跋英,皇族子弟,景穆太子拓跋晃一系,他的父亲便是跪在洛阳霖雨中,首赞迁都之议的南安王拓跋祯。拓跋英聪明有才,弓马娴熟。像他这种皇族难得人才自然安排在最前线。...
-
——摘自《孟子》
——摘自《孟子》 刘邦回到宫中后,匈奴人又恢复了本来的面目,隔三差五就会南下,侵扰汉边境,进行一番抢掳烧杀后便逃之夭夭。正所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汉边境守将根本就拿他们没有一点办法刘邦更是头疼,他已经亲自带兵出征两次了。第一次被困于白登山差点连老命都赔进去,第二次匈奴人根本不买他的账,让他独自在寒冬边城里受了...
-
第二十一章 逃出个未来 “围魏救赵”解荥阳之围
第二十一章 逃出个未来 “围魏救赵”解荥阳之围 在武侠小说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当文中的主人公被敌人或者说仇家一刀刺进胸膛里时,主人公奇迹般没有死,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位主人公是正义和光明的代表,怎么能在半途中就死掉呢?而给他们不死的理由除了主人公具有超强本领具有超强抗击打能力外,还可以因地制宜,在主人公被...
-
第二十五章 最后的决战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第二十五章 最后的决战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看到郭圣通和阴丽华第一回合打成了平手,有一个人却急了,这个人便是刘扬——郭圣通的舅舅兼“干爹”,也是刘秀一直提防和忌惮的人物刘扬想啊,我在你刘秀最困难、最危急、最脆弱的时候倾其所有来支持你,来帮助你,你倒好,坐稳江山后,居然过河拆桥。我外甥女哪里不好了,你居然不封她为皇...
-
缇萦救父
缇萦救父 汉景帝挥泪斩了晁错,并没有换来刘濞等人的“停火协议”,他终于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有的反叛不是因为反叛而反叛,而是因为想反叛而反叛。他知道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七国之乱已是不可能,于是当袁盎极其狼狈地逃回来时,他便对“平乱大元帅”周亚夫下达了“进军”的命令此时周亚夫早已屯兵灞上严阵以待,接到汉景帝的命令后,经...
-
举足轻重
举足轻重 出台了这么多制度,面对这么多条条框框,可实施起来,刘秀也并非一根筋走到底。面对对与错、是与非,刘秀做法很人性,凡事不求做到最好,但求做得更好。在重用和赏罚中,他始终把握着一个度,以制规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与此同时,他还特别注重重臣与重臣之间的关系处理,以和为贵,以和为本,以和为美这里不妨来说说刘秀...
-
梁国李氏
梁国李氏 孝文帝出身皇家,却身世悲凉。他的本名叫拓跋宏,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母亲李氏是汉人。北魏皇朝有个残忍的规矩,叫做“子贵母死”,就是说儿子做太子,母亲要被赐死。拓跋宏3岁立为太子,母亲依旧例赐死。两年后,献文帝禅让帝位,做起太上皇帝。5岁的拓跋宏君临天下。又过了五年,冯太后毒杀拓跋弘,太上皇帝暴崩于“...
-
隐藏的秘密
隐藏的秘密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李渊等人都明白,解决了刘武周之后,下一个要解决的就是东南问题现在挡在李渊面前的有两大高手,洛阳的王世充和江陵的萧铣此前,这两大高手就一直在和李渊不断地掰手腕,双方虽没有大规模的正面开战,但在局部总是有一些小摩擦,双方互有胜负,可是由于刘武周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李渊对这两个对手采...
-
身残志坚的王公公
身残志坚的王公公 小梁太后的死标志着自李谅祚以来西夏连续三朝母党专权的结束,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标志性事件,摆脱了母党专权的西夏将从此走上飞速发展的道路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得知小梁太后死时乾顺的心情了,但至少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那就是他绝对高兴不起来。平心而论,小梁太后虽然长期把持朝政,但对乾顺还是相当不错的,经常和...
-
名士渊
名士渊 刘胡终于明白张兴世的真实意图,他并非攻打浔阳,而是要断自己的粮道。佩服,佩服,算你狠。刘胡大吼一声,集合手下精兵二十六支军队,水陆并进,扑向钱溪刘胡自恃勇猛无敌。但是,在大江之中遇上张兴世,好比黑旋风遇到浪里白条,有本事使不出。张兴世算准敌人会玩命反击,才会选择钱溪下寨。钱溪江岸狭窄,水流湍急,奔腾的江...
-
7、天象
7、天象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三月十七日,李世民抱病乘坐御辇前往显道门,宣布大赦天下在服食了大量的丹药无果后,李世民决定改变方式,通过向上天祈求以求延年益寿,同时这也是为了向上天显示自己的仁德,因为古人毕竟有着很深的“天人合一”观念事实证明:大赦天下对于老百姓来讲的确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改变李...
-
领袖只能有一个
领袖只能有一个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称霸蒙古高原,曾经与柔然人大战,拓跋骑兵千里追击,几乎将柔然这个名字从草原中抹去。南床山之战,帝国骑兵全歼东、西两部柔然,俘虏发往漠南,成为拓跋鲜卑人的奴隶。(详情参见《拓跋珪刘裕卷》北魏帝国向中原扩张领土,把柔然遗忘。遗忘是件坏事。危险在萌芽缓缓生长而不加以注意,最终要付出代...
-
第六章:群智生辉
第六章:群智生辉 贞观十三年(639)十二月,李世民正是下诏讨伐高昌这一次,李世民将重任交给了兵部尚书侯君集,任命他为交合道行军大总管统领全军,也就是从此时开始,侯君集正式向着他人生最辉煌的顶点,大踏步的迈进这次跟随侯君集出征的,有左屯卫大将军薛万钧,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中郎将薛孤吴仁、左屯营将军姜行本、沙州刺史...
-
拥立代王
拥立代王 高城西南,刘文静和殷开山以及八大总管率领八万步兵,摆开阵势刘文静将八万唐军布成了一个前后两节的阵势,其中殷开山率领的骑兵排在大阵前部,刘文静自己率六万多名步兵跟在骑兵之后刘文静在马上正襟危坐,作为这支大军的临时主帅,他处在军阵的核心位置,连接着步、骑两军。他丰润的长脸上意气飞扬,眼神滚烫滚烫。在他的内...
-
公孙卿:我和神仙有个约会
公孙卿:我和神仙有个约会 太子的死,令汉武帝追悔不已。就在汉武帝备受折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时,郎官田千秋上疏了,他是巫蛊门太子刘据冤死之后第一个上疏为太子鸣冤的人。(令狐茂是在太子流亡期间上疏的)因为巫蛊门事件,牵连的人实在太多了,大家都对太子的事讳莫如深,都选择沉默,避免祸从口出也正是因为这样,田千秋的鸣冤...
-
8、做局
8、做局 事实上虽然“面首”这个词具有强烈的贬义,但由于投入成本小,高利益回报率;所以在当时有很多人争相加入面首行列,而不同的人则有不同的方式,有的经人推荐,有的人则拽下脸皮自荐宋之问就是自荐大军中的一个宋之问,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历史给予他的头衔是初唐著名诗人。事实证明,诗写的好在当时来讲并不一定...
-
6、不自量力
6、不自量力 这件事情就是建造京观所谓京观,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大坟冢,不过这个坟冢的建造材料实在有些特殊,它是用敌人阵亡将士的尸骨建成的,高句丽人在贞观初年建造京观,白痴都能看出来是用什么人的尸骨建成的是的!用的就是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骨我们不能否认杨广东征高句丽是错误的,但那些魂断辽东的隋军将士又有什么错,既然已经...
-
自作孽不可活
自作孽不可活 第五伦走了,沁水公主哭了,窦宪更嚣张了,刘炟却愤怒了,于是采取措施——把窦宪冷藏了通过强霸沁水公主园林一事,刘炟知道窦宪不可重用后,开始寻找人才,极力打造自己的嫡系部队。于是,一个叫周纡的人浮出水面,他被刘炟任命为洛阳令(首都的最高地级行政长官)周纡,字文通,下邳徐县人。他自小勇猛好斗,经常结交胆...
-
群雄末路
群雄末路 在写李渊PK甄翟儿之前,我想先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古代农民起义的本质是什么?我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假如张三是一个古代的农民,他本有几亩自己的田地,然后春种秋收,定期向地主(朝廷)交赋税,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忽然有一天,朝廷说要增加赋税,因为某某地方闹了灾荒,国家要去赈灾。好!为了国家的利益,咱充当光荣...
-
10、载誉归来
10、载誉归来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隋末为门下省录事,在越王杨侗手下做过给事郎,王世充毒杀杨侗后,将他贬为郑州长史,李世民平定洛阳后,戴胄被引为秦王府士曹参军与马周的严谨相比,戴胄属于“冷峻无私”型李世民即位之初,大理寺少卿一职缺人,李世民认为大理寺事关人命所在,必须要挑选一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人来担任...
-
陈平之计
陈平之计 皇帝的老子葬礼安排得自然很隆重了。因此,朝中的大臣自然也就都要来参加了。陈豨也收到请柬了。收到请柬后,他就犯难了。他心就想了,该怎么办呢?是不是该去呢?如果去了会不会有危险呢这时他的部下就提醒他说:当初刘邦就是利用狩猎的机会把韩信擒住的。这次既然刘邦对大王您已产生了怀疑,你去参加葬礼肯定凶多吉少啊!是...
-
2、谋划
2、谋划 民以食为天的道理是亘古不变的但李隆基在刚刚解决完粮食问题后,将目光重新拉回到自己身边时,却发现朝廷内很多人并不懂得这个道理,想想也可以理解,自己的奶奶武则天就是极度享乐主义者,到了叔叔李显和婶婶韦皇后那里,又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敛财大王,再加上姑姑太平公主的大肆挥霍,朝廷这几年没少浪费钱财俗话说的好,火车...
-
第一章 以柔克刚 衣锦还乡
第一章 以柔克刚 衣锦还乡 众所周知,自西周以来,对中原最大的外患便是来自北边。汉时,匈奴更是一直南下,侵入中原,“掠谷草”。他们来无踪去无影,给中原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建国之初也是雄心勃勃,想给匈奴一点儿颜色瞧瞧,结果却出人意料,刘邦在白登山颜面尽失,被困七天七夜,才靠陈平的巧计脱险。从此...
-
名将之间的对决
名将之间的对决 公元383年,决定南北两大帝国命运的淝水战争爆发。前秦天王苻坚征调北方百万大军向江淮挺进,意图一战征服江南,统一天下。战争的结果令所有人大跌眼镜,足以投鞭断流的北方百万铁骑惨败淝水,前秦军千里大溃败。东晋军队出师北伐,氐人统治下的丁零人、乞伏鲜卑人、慕容鲜卑人、羌人趁机而起,各自建立王国。北中国...
-
钟会很恶毒,卫瓘很幸运
钟会很恶毒,卫瓘很幸运 司马炎这时也郁闷本来,羊祜在荆州一带的进展很顺利,哪知西北那边又出了事他为了做好西北那边的维稳工作,特地把很能打、又在那一带有威望的胡烈调到那里当一把手。哪知,胡烈虽然很能打,有过搞定钟会的英雄事迹,也有过痛打东吴部队的辉煌胜利,可一到西北部,状态就不佳起来胡烈是个武将,他的职业就是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