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
〔宋〕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桃源行》是宋朝王安石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收录于《全宋诗》中。全诗一反历来桃源诗以景象描写为主的传统,而主要由议论出之;作者洗削桃源传说的神仙色彩,而着眼于历史的兴亡,展示一个真实存在的人间世界。诗中既表达了对乱世的不满,又道出了对“虽有父子无君臣”的淳朴平等社会的向往,反映出作者致君尧舜的理想,充分体现政治家的诗作特点。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1056年
创作背景
晋陶潜作《桃花源诗》及《桃花源记》描绘出一个远避乱世、与世隔绝、无君无臣、康乐宁静的理想社会。现实的痛苦令人在这美好的想象中陶醉’,故文人多以此为题,寄托情趣,如唐王维也作过同诗题的佳作。王安石此作是在陶潜所作基础上又有所发挥,他作为一个政治家。不再把目光主要集中在那理想的境界,而更着眼于现实的残酷,久乱难治。王安石的《桃源行》就是利用这个传统题材加以发挥,凭着自己的想象,作了一番再创造。
相关诗词
-
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
-
桃源行
武陵溪边翁好渔,笭箵钓车日采鱼。扁舟为家苇为屋,岂知世有神仙居。晓来不记舟行路,忽在桃花深绝处。红云杳叆望欲迷,绛雪缤纷落无数。水源尽处便逢山,一径似通人往还。穿花竟出洞谷口,别有天地如人间。青山高下鳞鳞屋,秀野桑麻深泼绿。春深耕罢犊牛眠,昼静人閒...
-
桃源行
...宭末代,雅志不肯为秦民。故作斯文写幽意,要似寰海杂风尘。不然川原远近蒸霞开,宜有一片随水从东来。呜呼神明通八极,岂特秘尔桃源哉。我闻是言发深省,勒马却辞渔父回。及晨遍览三春色,莫便风雨空莓苔。
-
桃源行
六王扫地阿房起,桃源与秦分一水。小国寡民君所怜,赋役多惭负天子。天家正朔不得知,手种桃枝辨四时。遗风百世尚不泯,俗无君长人熙熙。渔舟载入人间世,却悔桃花露踪迹。曾闻父老说秦强,不信而今解亡国。画图曾识武陵溪,飞鸿灭没天之西。但恨于今又千载,不闻再有渔...
-
桃源行
...其间往往有居者,自富水竹饶田园。耄倪不复识官府,岂惮黠吏催租钱。养生送死良自得,终岁饱食仍安眠。何须更论神仙事,只此便是桃花源。
-
桃源行
...寂何曾逢一人。登岸萦纡绕山隩,壑转林开见原陆。忽闻鸡犬隔烟萝,似有人家住深竹。竹畔谁欤邂逅逢,衣冠不类今人服。问知此地名桃源,阴阴亦有桑麻园。自缘物外风光别,不比人间尘俗喧。东邻西舍须臾集,争向渔郎问乡邑。如今世上是何朝,从来此地无人入。复云先...
-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桃花坞
行行问绝境,贵与名相亲。空经桃花坞,不见秦时人。愿此为东风,吹起枝上春。愿此作流水,潜浮蕊中尘。愿此为好鸟,得栖花际邻。愿此作幽蝶,得随花下宾。朝为照花日,暮作涵花津。试为探花士,作此偷桃臣。桃源不我弃,庶可全天真。
-
桃源行寄张兵部
武陵溪上青云暮,昔人传有桃源路。时见落花随水流,咫尺神仙杳难遇。神仙有无何可量,但爱武陵山水强。松烟竹雾水村暗,鸟啼猿啸花雨香。车轮不来尘坌绝,日月...
-
桃源行送友
...年年能寂寥,林下青苔日为厚。时有仙鸟来衔花,曾无世人此携手。可怜不知若为名,君往从之多所更。古驿荒桥平路尽,崩湍怪石小溪行。相见维舟登览处,红堤绿岸宛然成。多君此去从仙隐,令人晚节悔营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