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植灵寿木》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前四句写自己寻得灵寿木的过程;“蹇连”四句写种植灵寿木的原因;“丛萼”四句写所植灵寿木成活、生长、开花的情景,并暗中表明了自己的品格;最后四句写诗人抚摩玩赏灵寿木,以及不忍心对灵寿木加以剪伐的心情。这首诗全篇多处互相呼应,章法谨严;写物极能刻画。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永贞元年(805年)十一月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在永州因江南湿气太重,患上了“重膇”之疾。为了方便行走,他不得不使用拐杖。作者曾多次到过郴州,知道郴州万岁山生长着一种特殊的树种——灵寿木,了解到这种木料可以做成珍贵的拐杖,便虚构了一个在自己住宅旁种植灵寿木的故事,于是创作了《植灵寿木》这首诗以表达自己被贬初期焦躁不安的情绪。
相关诗词
-
《代寿韩平原·其二》拼音版
际会风云振古难,十年袖手且旁观。要令邻敌尊裴度,必向东山起谢安。一品千龄灵寿杖,五公四世进贤冠。功成裂地封留了,却趁赤松盟未寒。
-
《减字木兰花·寿星明久》拼音版
寿星明久。寿曲高歌沉醉后。寿烛荣煌。手把金炉爇寿香。满斟寿酒。我意殷勤来祝寿。问寿如何。寿比南山福更多。
-
《减字木兰花·昨朝官告》拼音版
昨朝官告,一百五年村父老。更莫惊疑,刚道人生七十稀。使君喜见,恰限华堂开寿宴。问寿如何,百代儿孙拥太婆。
-
《以灵寿杖寄汪内翰》拼音版
一枝灵木坚多节,千里逢人寄永州。赐出汉宫尊子夏,封当大县庆邳侯。衡山云散迎归骑,湘浦春晴更顺流。欲往从公无羽翼,请携上座别愚丘。
-
《灵龟泉上》拼音版
大灵寿日月,化石皖公陂。偶无斧斤寻,不作宰上碑。倾首若有谓,指泉来自西。泉甘崖木老,坐啸欲忘归。风流裴通直,商略从我嬉。莳梅盈百科,洗石出崛奇。更约聘石工,镵我灵龟诗。舅弟妙学古,亦复古须眉。卿家北海公,笔法可等夷。为我书斯文,要与斗牛垂。
-
《太平观道士植瑞香于檐庑间可爱颇恨不及其花时为赋小诗》拼音版
...庑间,晏温借朝阳。我来恨太晚,不见花吐房。想像正开时,淡紫兼微黄。濯濯炫秀色,霏霏㒟天香。空馀风露枝,璀璨绕回廊。地灵草木润,长与兰蕙芳。明年花更好,矫首遥相望。
-
《寄题济源李少卿园亭》拼音版
县僻人事少,土肥风物殊。杖刊灵寿木,轮裹溴梁蒲。竹不减淇水,花仍似洛都。主公眉雪白,游览未尝扶。
-
《与林大夫谢灵寿杖》拼音版
万岁山中美木成,古今灵寿得嘉名。龙鳞未测他年化,蜗角先从每节生。禅拟问来须便打,醉思吟后不妨行。使君有惠怜衰薾,欲报惭非藻思清。
-
《松鹤寿大同致仕太守周卑牧同年时敏之父》拼音版
松呈节概鹤呈清,勾引笙歌入颂声。阅世饱经风雪味,知时还向海天鸣。大夫价重曾传诏,刺史官廉惯伴行。除却眼前灵寿物,更将何事祝长生。
-
《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接驾道左行不扶杖赐之金与食以示养老之意》拼音版
睥睨中山古郡城,征鞭暖拂杪秋晴。趋迎道左吾之子,万亿人中汝是兄。声亮耳聪钟气粹,苍眉黄发称耆英。应缘独得罗乔术,灵寿无须此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