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是南宋词人程珌的词作。这是一首登临抒怀之作,上片主要写作者登上多景楼,放眼望去,祖国沦陷的场景;下片主要写抗战名将的典故,借古讽今,对比中透露对南宋统治集团君昏、相奸、将懦的不满。该词词气纵横,锋芒犀利,感慨遥深。
- 作品出处洺水集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 水调歌头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嘉泰四年(1204)夏,刚刚出任镇江知府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在京口会见了作者,并给他分析论述了当时宋、金双方的形势以及宋军所需解决的一些迫切问题。细味此阕结拍,很可能是作者在京口会见辛弃疾期间,游北固山登多景楼时写的。
相关诗词
-
《水调歌头·和西外判宗湖楼韵》拼音版
君看郭西景,浑不减孤山。飞楼突兀百尺,轮奂侈前观。绝唱新词寡和,堕泪旧碑无恙,往事付惊澜。不见辽鹤返,惟对水鸥闲。又何必,珠翠盛,管弦欢。唾壶麈尾潇...
-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拼音版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愿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
《沁园春·天下江山》拼音版
天下江山,无如甘露,多景楼前。有谪仙公子,依山傍水,结茅筑圃,花竹森然。四季风光,一生乐事,真个壶中别有天。亭台巧,一琴一鹤,泥絮心田。不须块坐参...
-
《水调歌头·登杜子美诗台》拼音版
乘兴蹑轻屩,登此少陵台。台上犹存残碣,碣上半苍苔。追忆先生去后,屈指千馀年矣,今日我重来。敛袖一长揖,古意动人怀。眺荒城,瞻孤嶂,独徘徊。秦碑鲁殿,可怜烟草尽沉埋。惟有南楼遗句,赢得骚人吟咏,千古重奇才。方信不朽业,多半属吾侪。
-
《水调歌头·登六和塔》拼音版
到眼忽金碧,塔影挂晴空。问谁为此,窣堵卓笔写苍穹。最好凭栏长望,隔岸越山如笑,揖我白云中。城郭渺茫际,铃语坠天风。登临兴,怀古意,两何穷。是处江山,洵美韶景惜匆匆。莫话钱王旧事,惟有无情潮水,日夜自流东。欲去更回首,落日一江红。
-
《水调歌头·登赏心亭怀古》拼音版
一雁破空碧,秋满荻花洲。淮山淡扫,欲颦眉黛唤人愁。落日归云天外,目断清江无际,浩荡没轻鸥。有恨寄流水,无泪学羁囚。望石城,思东府,话西州。平芜千里,古来佳处几回秋。歌舞当年何在,罗绮一时同尽,梦幻两悠悠。杯到莫停手,唯酒可忘忧。
-
《水调歌头·登临眺东渚》拼音版
登临眺东渚,始觉太虚宽。海天相接,潮生万里一毫端。滔滔怒生雄势,宛胜玉龙戏水,尽出没波间。云浪番云脚,波卷水晶寒。扫方涛,卷圆峤,大洋番。天垂银汉,壮观江北与江南。借问子胥何在,博望乘槎仙去,知是几时还。上界银河窄,流泻到人间。
-
《水调歌头·登紫霄峰》拼音版
藜杖破晴碧,铁笛叫苍寒。此中别有天地,初不是人间。落魄半生诗酒,自在一襟风月,知我者庐山。抚剑九州隘。飞笔五湖乾。采黄精,煮白石。勘元关。有时龙吟虎啸,沧海一丸丹。俯仰百年宇宙,移换几番陵谷。尘世只如闲。长啸上天去,直赴紫薇班。
-
《水调歌头·题萧独清山水胜处》拼音版
...神仙定在何处,此处可寻真。山有蓬莱气象,水有瀛洲风物,人是葛天民。玩得紫芝老,吟尽碧桃春。四时花,千日酒,一溪云。回头下望浊世,无地不红尘。忆昔乘轺江右,目断丹霞翠壁,底事走踆踆。今日送君语,聊聊自移文。
-
《水调歌头·和郑彦章韵》拼音版
春来久无雨,都作艳阳天。天公素念民事,其忍秽良田。鞭起九渊浓睡,散作两间膏泽,生意发天然。听得老农语,大有是今年。玉堂深,金阙近,乱云烟。乾坤放眼无际,何物不鲜妍。休把圣功收敛,要使人心满慰,万事此为先。我老归农好,宜买潞河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