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国风·邶风·新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历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民众讽刺卫宣公劫夺儿媳姜氏(宣姜)的诗歌,后世因此而用「新台」以喻不正当的翁媳关系。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前两章叠咏,每章前二句是兴语,但兴中有赋;第三章用比法,表现女主人公新婚生活出现的反差。三章各后两句均以理想和现实的相悖,构成异常强烈的对比,反衬出女主人公郁积已久的怨愤之情。
创作背景
《国风·邶风·新台》这首诗歌,旧说以为卫人所作,目的在于讽刺卫宣公违背天伦,在黄河边上筑造新台,截娶儿媳。根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卫宣公是个淫昏的国君。他曾与其后母夷姜乱伦,生子名伋。伋长大成人后,卫宣公为他聘娶齐女,只因新娘子是个大美人,便改变主意,在河上高筑新台,把齐女截留下来,霸为己有,就是后来的宣姜。卫国人对卫宣公所作所为实在看不惯,便编了这首歌子挖苦他。《毛诗序》谓:“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遵从其说。现代有人以为这是一位妇女遭了媒婆欺骗,所嫁非人,因而发出怨词的说法;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位妇女在婚姻上上当受骗后的谑怨愤懑之辞。
相关诗词
-
《送萧君祐宪史升南台掾二首·其二》拼音版
霜台新聘客,家世出萧梁。况乃辞江浙,翩然往建康。六朝烟树老,千载暮云长。见说孙郎宅,青山带夕阳。
-
《题岳麓寺道乡台》拼音版
坡仙不谪黄,黄应无雪堂。道乡不如新,此台无道乡。青山非其人,山灵能颉颃。一落名胜手,境与人俱香。悲吟倚空寂,临眺生慨慷。道乡不可作,承君不可忘。
-
《送罗侍御归西台》拼音版
归台新柱史,辞府旧英髦。劝酒莲幕贵,望尘骢马高。诗情分绣段,剑彩拂霜毫。此举关风化,谁云别恨劳。
-
《新春瀛台即景·其一》拼音版
镜中结搆学蓬莱,行乐新春到趯台。春入湖山韶且秀,雪凝楼观净无埃。
-
《新秋瀛台》拼音版
新秋问景驻瀛台,霁宇澄空镜影开。杂卉环阶偏得意,却从何许度愁来。
-
《新正瀛台即景》拼音版
携观惠示远来人,取便蓬壶一揽巡。延赏楼台皆恰当,向阳景物又从新。湖山故是神仙地,松竹那论己卯春。庆节皇州箫鼓闹,愧称身先俾还淳。
-
《粤台新柳·其一》拼音版
雨雪纷纷冰满潭,越台新柳已毵毵。非因杜宇天津唤,天气如何亦自南。
-
《临高台》拼音版
...长门怨芳草。芳草年年换物华,瑶池歌管醉流霞。皆传阿母桃成实,又献安期枣似瓜。蟠桃硕枣真堪羡,方朔诙谐侍欢宴。题诗争拟柏梁新,求仙岂意桑田变。愿得层台更万重,昆仑西望接崆峒。能共赤松鞭彩凤,仍随轩后驾苍龙。下顾凄凄茂陵道,惟馀陇树生秋风。
-
《九月一日点易台新成登而观之又得一石如台漫赋》拼音版
台成点易试高秋,更爱真台在上头。石小似看千仞立,云多还许一方留。飘然野步长随鹤,何处机心不见鸥。分付山僧种松树,曲肱閒送翠阴流。
-
《高阳台·新月》拼音版
舞燕翾风,晴霓散雨,一弯浅露蛾眉。准备新晴,明朝去踏沙堤。影儿满地看都好,喜绿阴、青子离披。望还疑。穿遍闲云,飞上高枝。帘钩不改春时样,误几回良夜,几度佳期。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