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湖潮》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作。上片展开想象,把江潮同神话传说联系起来。头两句作者引用两个典故,说明天上与人间可以相通。下片正面描写潮势。潮声如惊雷滚动,潮水如鸟云翻滚,声势夺人。全词想象丰富,气势磅礴,用典多而贴切。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南歌子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八月,此时东坡任杭州太守,苏伯固(坚)任监税。两人交往甚密,时有诗词唱和,这首词即为东坡和和苏伯固在钱塘江畔观潮后所写。
王文诰《苏诗总案》认为此词作于熙宁五年(1072年)苏轼通判杭州时。而刘尚荣《钞本〈注坡词〉考辨》和吴雪涛《苏词编年辨证》认为此词作于元祐五年(1090年)。
相关诗词
-
己酉八月十八日观潮作
秋空忽尔色黯黪,万窍怒号山震荡。冥冥混沌一气来,游人共指潮头上。初时映海色尚微,及至摧山力渐壮。澒洞吴越惧一壑,幻戏人兽惊殊状。满空烟雾走玉龙,万里川源豗白象。雷鼓鞺鞳冯夷舞,日...
-
八月十八日观潮
...头卷沙出。中秋三日日欲西,一岁之潮盛今日。雪山横亘截江来,巨浪翻空生倏忽。吴儿当此夸善泅,执炬扬旗徐出没。旁观奚止动精爽,壮士为之犹股慄。由来习俗竞兹辰,士女欣然勇相率。纷纷毕集绕长堤,翠盖成阴何栉密。邦侯乐众为开筵,歌管凌虚遏云...
-
八月十八日观潮
头白灯明急管催,高楼晴槛倚江开。潮声夜静千帆转,断岸风回万马来。吴越山川供醉眼,古今天地独登台。九秋萧瑟谁堪赋,滚滚词人庾信哀。
-
八月十八日观潮
海门乍见一线白,江下涛头十丈黄。数点红旗争出没,千艘飞橹下沧浪。
-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其三
胡马帆樯故不禁,鸣潮故避大江深。非关冰许滹沱合,信是鳅高海浪沈。处处新妆邀步袜,年年旧雪涨城阴。阿宣也锁书堂去,独曳青藜咏玉簪。
-
八月十八日观潮季生所潮不甚涨而饮甚适有作
雪山东控海门流,望里微茫迥更愁。
-
闰八月十八日会同馆诸公同赋绝句五首 其五
宾主相忘间浊清,坐中谈笑杂歌声。道人嘿坐无分别,总是秋风万籁鸣。
-
闰八月十八日会同馆诸公同赋绝句五首 其二
闰年都未有新霜,探借秋花十日香。径约同僚同一醉,有花有酒即重阳。
-
闰八月十八日会同馆诸公同赋绝句五首 其一
一年十二度圆月,及到中秋此夜偏。天意自怜风露爽,更教明月十三圆。
-
八月十八日萧闲道馆听袁南宫弹琴是日风雨萧然有感而作
玉琴转清亮,风雨更飘飖。疏桐荫高馆,朱槿耀芳条。生物曷可遏,抚事发长谣。弱龄陪清宴,楢发想垂髫。相见日以老,离居梦且遥。秋江渺云水,去鹤影遥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