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宣城赵太守悦

李白

赵得宝符盛,山河功业存。

三千堂上客,出入拥平原。

六国扬清风,英声何喧喧?

大贤茂远业,虎竹光南藩。

错落千丈松,虬龙盘古根。

枝下无俗草,所植唯兰荪。

忆在南阳时,始承国士恩。

公为柱下史,脱绣归田园。

伊昔簪白笔,幽都逐游魂。

持斧冠三军,霜清天北门。

差池宰两邑,鹗立重飞翻。

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

夔龙一顾重,矫翼凌翔鹓。

赤县扬雷声,强项闻至尊。

惊飙颓秀木,迹屈道弥敦。

出牧历三郡,所居猛兽奔。

迁人同卫鹤,谬上懿公轩。

自笑东郭履,侧惭狐白温。

闲吟步竹石,精义忘朝昏。

憔悴成丑士,风云何足论?

猕猴骑土牛,羸马夹双辕。

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盆。

溟海不振荡,何由纵鹏鲲。

所期玄津白,倜傥假腾鶱。

作品简介

《赠宣城赵太守悦》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通篇歌颂了赵悦刚正不阿的人格,感慨其对作者的知遇抬爱之情,同时含蓄表现出作者此时处境艰难,欲借赵悦的举荐建立功业的愿望。作者开篇引用赵襄子(毋恤)创建赵国、平原君(赵胜)养士辅国的英雄业迹,运用衬托的手法,表现赵氏身世的不同凡响。随之历述赵悦的起落人生,“秀木”衬托出赵悦重入兰台奏事建言的担当有为,“鹗立”化抽象为形象,赞杨其藩镇宣城的高风亮节。最后作者以卫鹤、东郭之比,语带自嘲,表现出自身困顿的处境;猕猴、羸马之叹,心怀忧愤,空怀报国之志而难以实现;久蓄鲲鹏之志,恨无溟海之风,表达出希望得到赏识而为国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全诗结构严谨,内容深刻,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作品。

创作背景

天宝三载(744),李白被赐金还山,途经南阳,与赵悦相识。此前赵悦曾以监察御史身份于幽州讨寇,接着当过两任县令,因坐事被出而“归田园”(南阳)。天宝七载(748),赵悦为杨国忠识拔,再进御史台,不久又进了尚书省。但由于“惊飚摧秀木”,被出牧历任三郡太守。天宝十四载(755),赵悦时任宣城太守,李白为其作此诗。

  • 赏析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作者开篇表达作者对友人政绩的赞颂,继而回忆曾经与友人共度的难忘时光,最后转述自身,表达自己想借友人的举荐,实现自己鲲鹏般的愿望。“赵得”六句:借赵毋恤得宝符而为太子,建立获取山河的功业,平原君赵胜拥三千门客,出入随行以求尊主安国的事迹,彰显出赵氏族人历史的显赫。其二人纵横六国,清风远扬,英声喧喧,功业赫赫,以此二人辉煌的功勋,衬托出赵悦...

展开全部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