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酬丁柴桑》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诗作。此诗分两章。首章盛赞柴桑丁县令的为政美德,次章追忆二人携手相游之趣。其形式上采用《诗经》的四言句式,写法上也有借鉴《诗经》的叠章形式,形成一种一唱三叹的效果。全诗从写迎客的惊喜开始,结尾归结到结交的基础,于浓郁的情意之中,透露出和谐喜悦的交游气氛,篇幅虽短,却情酣意畅。
创作背景
柴桑县是陶渊明的家乡,柴桑县令刘程之于元兴二年(403年)弃官归隐,接替他的县令姓丁,即丁柴桑。由刘程之的介绍,陶渊明逐渐与他成了莫逆之交。此诗约作于义熙二年(406年)作者隐耕园田居之后。
相关诗词
-
和酬丁柴桑二章赠临清周贰守干周名家子也以贡入仕而为卑官余欲广其志和是诗赠之
行道悠悠,曷维其止。名家之驹,行必千里。范尔驰驱,爱自兹始。王道荡荡,古今所由。上曷以喜,下曷以忧。忧乐同民,政是用休。惟此鲁邦,惬君壮游。
-
和陶诗·酬丁柴桑二章
作邑有道,俨乎容止。好善惟诚,士轻千里。窃有献焉,慎终如始。道不易知,民可使由。岂弟君子,忧民之忧。民既乐矣,我心则休。崇酒于觞,与子遨游。
-
和陶诗·酬刘柴桑
嗟我承佳惠,多君义已周。况有珠玉句,清如江水秋。譬之嘉禾茂,稂莠净田畴。厚德不可虚,赓酬许我否。何日携琴酒,同为山水游。
-
酬刘柴桑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
过柴桑乱峰中,蹑梯而上观陶公醉石
先生容易醉,偶尔石上眠。谁知一拳石,艳传千百年。金床玉几世恒有,眠者一过人知否?不如此石占桑,胜立穹碑万丈长。
-
丁廉使名名炜
...照见好须眉,三日绝食唇焦裂。义不受官善哉逃,弃家无乃肠如铁。天兵忽下贼兵死,围城无恙旧妻子。假威骑马坐衙人,相逢羞见丁廉使。丁公丁公今日归,城郭人民无是非。天下诗格属公好,如此风节世又稀。天子召公公去急,丹枫白苇拂征衣。父老争看归来鹤,诗人面上有...
-
望柴桑
何处柴桑里,当年处士家。五株门外柳,九日径边花。己草归田赋,难乘下泽车。故山尘漠漠,极目送昏鸦。
-
次韵酬铦上人二首·其一
修客衣襜如,喔咿守阍傍。闻闲掩耳避,令人忆柴桑。铦乎问水滨,其道尊空王。坐来薝卜林,不闻有别香。
-
栗里华阳窝辞·篮舆柴车
柴桑虽寂寥兮亦扶疏,不孤吾烓兮吾车。纸笔梨枣兮物计,有酒兮聊可与娱。洲寒兮桑落,久阻修兮江淮惨其如昨。鹤怨兮猿悲,灌卉宿莽兮无依。湓城倘可以且泊兮,庐山未趣夫来归。
-
和陶酬刘柴桑
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