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高阳台·西湖春感》是宋末词人张炎所作的一首词,此词借咏西湖抒发国破家亡的哀愁。上阕开头三句写景,以景衬托国破家亡的凄凉。“能几番游”二句抒发出朝不保夕的无限哀愁。下阕“当年燕子知何处”暗用刘禹锡《乌衣巷》句意,道出江山易主之恨。“见说新愁”以下,词人倾诉个人的满腔哀怨,再无心事追寻往日欢乐,听到鹃啼,真教人肝肠碎裂,痛苦难当。全词凄凉幽怨,悲郁之至,尤其两个“怕”字,真切地勾画出词人睹物伤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高阳台
- 创作年代宋末元初
创作背景
《高阳台·西湖春感》此词是张炎在南宋灭亡后重游西湖时所作。有说作于德祐元年(1275)。黄畲《山中白云词笺》卷一:“此词于宋恭帝德祐年作者二十八岁时作。”张惠言《批校山中白云词》陆文奎跋语云:“淳祐、景定间,王邸侯馆歌舞升平,君王处乐,不知老之将至,余情哀思,听者泪落,君亦因是弃家远游无方者,此词盖斯时作也。时叔夏年二十八。此后皆入元所作。”
相关诗词
-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拼音版
尝爱西湖春色早。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顷刻光阴都过了,如今绿暗红英少。且趁余花谋一笑。况有笙歌,艳态相萦绕。老去风情应不到,凭君剩把芳尊倒。
-
《高阳台·高阁笼云》拼音版
高阁笼云,阳台殢雨,穿帘紫燕交飞。软语商量,殷勤掠水衔泥。画堂来去寻常梦,又多妨、巢定梁栖。景迷离。小院深深,翠幕依依。池塘芳草垂杨岸,伫碧纱窗畔,红板桥西。知是谁家,眉痕添妩重题。鸳湖春水晴霞外,棹沤波、双桨亲携。最相思。月满回廊,花满连溪。
-
《高阳台·重九》拼音版
黄菊擎霜,紫萸带雨,年华又早重阳。风喧病叶,夜来声满书窗。晓看日放些儿影,渐云收、青吐山光。为怜戏马应弦,还忆穿杨。芒鞋竹杖荷裳。快扳萝扪壁,峻岭崇冈。纵目流观,平沙雁落长行。糗糕菊酒迎凉脯,且鲸吞、沉醉何妨。尽幽闲,佩萸力健,落帽人狂。
-
《高阳台·自述》拼音版
坐倚芝云,摊书霞几,卧缘湘竹为床。鸠藜蒲笠,药帘中有奇方。心阆已断风尘梦,尽幽闲、草色花香。怕人间、多事向炎蒸,抵死奔忙。一椽仅有南阳。喜窗开照水,竹碍斜阳。抱琴沽酒,醉歌盘涧诗章。鞭骥豢龙些个事,叹冰山、是尔收场。幸吾生、少常欢笑,老不悲伤。
-
《同李宗阳泛西湖招侄男兆不至口占促之时年十五》拼音版
西湖之水多白蘋,白蘋映水摇乌巾。山花水花两灿烂,君若不来花笑人。
-
《高阳台·马湘兰致王百谷八札卷,为钱镜塘题》拼音版
一点芳心,八通犀语,十分宛转温柔。绮障三生,凭传千种绸缪。药垆惊断鸳鸯梦,只消磨、蕙伴兰俦。月悠悠。秋水南华,春草西楼。红妆季布知名旧,忆折钗韵事,一笑回眸。孔雀庵深,绿笺翰染香留。几番密札殷勤寄,尽珠玑、小字银钩。细推求。情短情长...
-
《高阳台·拾翠寒盟》拼音版
...黏天芳草无情碧,便不经离别,已够销魂。柳眼惺忪,长条未惯牵人。杏花深处携樽去,任鸠声、啼遍前村。怕重来、绿到天涯,辜负寻春。
-
《高阳台·齐女门边》拼音版
...人、传语瑶扃?谩追随,芝盖花幛,此处重经。招摇市上黄金相,笑神君山鬼,呼吁无灵。兰芷芳销,可能招我骚魂?寻常住处都难问,感秋来、燕子先惊。算依然、风月清嘉,变做愁城。
-
《高阳台·其二·常州吕侠出其姐氏春阴词见示立和二阙》拼音版
...城南咫尺香车路,问俊游旧迹,如梦如魂。小立回廊,烟鬟难认何人。闹红消息懵腾过,剩垂杨、绿暗连村。是东皇、预借秋心,酝酿芳春。
-
《高阳台·鹦鹉洲前吹铁笛者属题所著殉学记传奇》拼音版
...、与尔何仇。愿难酬。泪洒痴天,长此悠悠。当年我亦伤心者,恨东南半壁,学敝风偷。高竖黄龙,一时英物都收。蛾眉谣诼无端起,付春江、往事东流。数从头。忍听银筝,一曲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