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六月三日夜闻蝉》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四句写诗人在苏州看到的景象;五六句写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七八句写诗人在异乡为异客的愁苦;最后两句写诗人联想自己家乡的场景,诗境清幽。诗人由景及情,浑然一体,造语清新,自然无拘束。
- 作品出处白居易集
- 文学体裁五言排律
- 创作年代826年6月3日
创作背景
《六月三日夜闻蝉》此诗作于宝历二年(826),是白居易在苏州夏天时所作的一首诗。诗人因病休假,听到新蝉的呜叫,不禁想到此时洛阳城里自己家中的蝉也在呜叫,思乡之情悄然而生。
相关诗词
-
《六月初十夜闻蛩·其三》拼音版
梧影扶疏月色流,阴虫苔际已先秋。畹兰圃蕙犹承露,任尔芳菲得久留。
-
《乙酉正月三日夜坐》拼音版
静夜息群喧,独坐俗虑屏。梅花绕屋舒,幽香透林迥。斗室炉火温,深巷柝声警。秉烛寻残编,候汤试佳茗。东风几日来,欣欣生意逞。顿觉物态殊,令我发深省。
-
《六月八日夜步西湖即事》拼音版
步绕西湖路,荷盘送晚香。归舟初袅缆,斜月已侵廊。水外钟声杳,风前曲韵长。剨然思远举,逸兴渺难量。
-
《六月十日夜宿江上韩桥店》拼音版
晨舻畏炎曦,夕枕爱轻爽。星摇大江动,月送惊潮响。微钟答野吹,短梦兴遐想。雨止流萤来,荧荧度疏幌。
-
《六月三日大雨后诣局》拼音版
短檐竟夕意难平,侵晓蓝舆绕水行。日气含云迷远岫,风头带雨过高城。谋乖举国天方醉,岁恶缘江众易惊。叵耐放晴终未定,坐闻蛙黾满城鸣。
-
《六月初三日闻蝉》拼音版
先秋半月蝉初鸣,忽然闻此凄切声。秋风未振绿树暗,树叶不知蝉早惊。羁人辗转破午睡,一官匏系何所成。君不见一岁蝉鸣一回老,头边白发如秋草。
-
《顷在道中闻邦衡侍郎将进周礼新解尝赋诗就为六月三日寿或谓名在丹书不当玷污西清之㒞老羞愧而止今蒙俯记生朝特贻佳作既仍旧韵敢隐》拼音版
九十谈经似子春,三公虚位待平津。礼文元秉周邦旧,义训重颁楚老新。鸱阁行看迎太宰,象篦应记讲庖人。太平致了阴谋息,方信儒真道粹醇。
-
《六月三日大风雨蔡忠惠家玉堂红一洗而尽因忆去年三山帅宪各致馈》拼音版
三年渴想玉堂红,六月都随一夜风。却忆去年当此际,一时台府馈筠笼。
-
《六月三日登净寺望西湖》拼音版
谁将西子比西湖,此日凭栏一吊苏。楼外江山依旧在,湖中歌舞几时无。自怜白发千茎短,徒有丹心一寸孤。归去九重如赐问,萧条今日在三吴。
-
《仿杜工部同谷七歌·其三》拼音版
六月六日夜飞电,坐草畏风不敢扇。我行呼妹炊兰汤,浴弟盆中看婉娈。长大有才实倍我,学字磨穿青铁砚。口绝盐醯耻共牢,相随南北常相见。怜我无依在我傍,寒原幽谷同贫贱。呜呼三歌兮歌乐饥,鹡鸰鸿雁霜洲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