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国风·陈风·东门之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现代学者多以为此诗描写的是男子对东门外护城河中浸麻女子的爱慕,抒发了两人情投意合的喜悦。全诗三章,每章四句。诗以浸泡麻起兴,不仅写明情感发生的地点,也暗示了情感在交流中逐步加深,通篇表达男子的爱慕不已之意,并以重章叠句的方式反复咏叹之。
创作背景
关于《陈风·东门之池》的背景,《毛诗序》谓“《东门之池》,刺时也。疾其君之淫昏,而思贤女子以配君子也”,苏辙《诗集传》谓“陈君荒淫无度,而国人化之,皆不可告语。故其君子思得淑女,以化于内”,都将诗意与政治联系起来。而理学家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此亦男女会遇之词,盖因其会遇之地,所见之物以起兴也”。按照朱熹的说法,就是一群青年男女,在东门外护城河里浸麻、洗麻、漂麻。大家在一起,一边干活,一边说说笑笑,甚至高兴得唱起歌来。小伙子豪兴大发,对着爱恋的姑娘,大声地唱出这首诗,表达对姑娘的情意。
相关诗词
-
东门之什二章
东门之梓,其文理兮。岂其枳哉,毋若而毁。东门之鸑,其文郁兮。岂其鵩哉,毋若而诼。
-
陈风·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
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榖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榖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
东门之墠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
僦居避隘般移之日雨乎适至厥时久燥
土市子东曹门西,衡门之下聊栖栖。古堂疏豁还高榻,故国行藏有杖藜。巳多佳树琴书静,复值炎天雷雨低。幡幡麦秀真堪喜,阮籍途穷未足啼。
-
十一月五日与才仲弟相别于白沙东门之外怅然久之不能自释乃知谢安石作恶之语不为过也因成八诗·其六
低头拜东野,未厌擿抉穷。停车问缩酒,不讣牛马风。胸次绝尘滓,欲与秋水同。斯人未遽远,当在阿堵中。
-
十一月五日与才仲弟相别于白沙东门之外怅然久之不能自释乃知谢安石作恶之语不为过也因成八诗·其八
锻以百炼刚,淬以万里流。闭门待强敌,忽见天地秋。以石投水中,万岁终不浮。堂堂倚松老,于今忘百忧。
-
十一月五日与才仲弟相别于白沙东门之外怅然久之不能自释乃知谢安石作恶之语不为过也因成八诗·其二
君才不长贫,太阿之在匣。故知谗慝口,不受龙象踏。此道有从来,肮脏端不乏。相期瓮头春,夜语重一呷。
-
嵩山天门歌
登天门兮坐盘石之磷峋,前漎漎兮未半,下漠漠兮无垠。纷窈窕兮岩倚披以鹏翅,洞胶葛兮峰棱层以龙鳞。松移岫转,左变而右易。风生云起,出鬼而入神...
-
送杨志仁宪副之山东
歇马长安坐晓凉,忆君曾接旧鹓行。北来宫殿千门月,东去关山满路霜。柳氏家传唐训法,班生世有汉文章。竹林花径经年别,应向春宵梦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