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鹊桥仙·七夕》是南宋词人范成大的词作。这首词写七夕相会。上片起笔三句,点明七夕,并以侧笔大肆渲染主角与配角的心情,烘托出一年仅只一度的七夕氛围。“娟娟”二句承上句具体描写群仙相妒的表现。下片抒发会短离长、欢少愁多之慨,抒情中央带议论,议论中满含感情。相逢三句将相会情景一笔带过,更不写即别场面,而是着力刻画牛女心态,将神话传说人间化。结拍紧承上句意脉,深一层阐发长别之痛。因为“新欢不抵旧愁”,所以每年七夕相会一次,愁恨便增加一分,说明牛女的悲剧是无限增生的。此词作者以群仙相妒这一喜剧式情节,反衬、凸现、深化了牛女的爱情悲剧,匠心独运。采用拟人化和人格化手法,虚写天上事,实言人间情,含蓄蕴籍,韵味邈远。
- 作品出处石湖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鹊桥仙
- 创作年代1174年
创作背景
《鹊桥仙·七夕》此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孔凡礼《范成大年谱》淳熙元年甲午,“秋末,周必大有书来。《周益国文忠公集·书稿》卷六淳熙元年《与范致能参政》第二书:‘……今在桂林矣。最后《七夕》篇,尤道尽人间情意,盖必履之而后知耳。奇绝!奇绝!……’《石湖词》有两首咏七夕者,一为《南柯子》‘银渚盈盈渡’,一为《鹊桥仙》‘双星良夜’,二首中《鹊桥仙》尤深挚,或为必大所云之篇。”
《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拼音版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四》拼音版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拼音版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二》拼音版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二》拼音版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六》拼音版
相关诗词
-
《鹊桥仙·七夕舟中》拼音版
河深鹊冷,云高鸾远,水佩风裳缥缈。却推离恨下人间,第一个、黄昏过了。舟行有恨,愁来无限,去去长安渐杳。应将巧思入相思,觉泪比、银湾较少。
-
《鹊桥仙·七夕词索和璞斋》拼音版
凉风瑟瑟,罗云冉冉,又是纤纤明月。漫将奇巧乞双星,怕弄巧、依然成拙。无情河汉,有情乌鹊,万古千秋此夕。一年一度一相逢,总赢得、伤离惜别。
-
《鹊桥仙·七夕雨霁》拼音版
片云乍捲,暮烟消尽,隐约鹊桥望里。年年织室此时开,羡风浪、银河不起。殿前蜜誓,楼头乞巧,那有闲情管理。只将别恨与离愁,都分付、词人赋拟。
-
《鹊桥仙·七夕》拼音版
沉沉玉宇,垂垂银汉,正好新秋良夜。彩云天上会佳期,可真个、桥凭鹊驾。深宵风露,冷筵瓜果,几处穿针庭榭。星河迢递恨难填,悔十万、聘钱曾惜。
-
《鹊桥仙·七夕》拼音版
鹊桥高挂,银河水浅,看一搦、纤身轻度。离多会少不堪言,漫道是、欢娱有数。斗回珠影,月分半镜,愁对客槎来路。相思相守似伊时,险羞煞、巫山朝暮。
-
《鹊桥仙·七夕》拼音版
云帏巳挂,月珰初饰,想是相逢时节。一年三百日相思,怕会面、依然羞涩。今宵迎晤,明朝送别,乌鹊桥边独立。不如索性学姮娥,拼夜夜、广寒孤寂。
-
《鹊桥仙·七夕》拼音版
...偶缱绻誓,肯同朝暮。天意忍,定越岁经年,暂教欢聚。道远又横片渚。想凝眸、自含啼雨。良会短、见时已嗟迟误。深宵寂寂风露。况鹊桥无据。笑他针女,替双星延伫。
-
《鹊桥仙·七夕》拼音版
馀霞散绮,明河翻雪。隐隐鹊桥初结。牛郎织女两逢迎,□胜却、人间欢悦。一宵相会,经年离别。此语真成浪说。细思怎得似嫦娥,解独宿、广寒宫阙。
-
《鹊桥仙·七夕寄外》拼音版
银河浪静,彩桥风细,斜挂弯弯明月。相逢应说别来愁,须多驻、天边云辙。红尘千载,仙家几日,一岁光阴电瞥。双星离别未多时,浑不似、人间离别。
-
《鹊桥仙·七夕用秦少游韵联句》拼音版
星期七夕,人间天上,玉沾金风几度。当时佳约等閒看,赚老去、风怀无数。尊前擪笛,花间索句,迷却采莲归路。银河倒映旧针楼,怅盼断、帘栊朝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