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贾谊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人物评论文,评论对象为西汉初年文帝时期的政治家贾谊。全文紧扣贾谊失意而终展开,对贾谊的人格特质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虚实结合、正反对比,用逐层推进的方式与坚定的语气来凸显贾谊的个性,认为贾谊悲剧的原因在于不能「自用其才」、「不善处穷」、「志大而量小」,并强调「有所待」、「有所忍」的生命修养。末段总结文章目的:劝说人君遇到贾谊这样的人才,要大胆使用,不要错过时机;劝解贾生式的人,要自爱其身,要善于自用其才。论证有理有据、层次分明。
- 作品出处苏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史论文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苏轼于嘉佑二年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试于礼部,时年21岁,到嘉佑五年(1060年)任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时间先后写有二十五《进策》、二十五《 进论》,这些策论基本上系统阐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主张。《贾谊论》就是《进论》中的一篇。
相关诗词
-
《史贤良入蜀有锦江诗卷陈谊甚高》拼音版
学道世情薄,论交谊气深。谩怀三献玉,肯受四知金。万里铜梁道,千篇锦水吟。一芹供匕箸,聊寓野人心。
-
《贾谊》拼音版
贾生未免孝文疑,自古功名叹数奇。逐得洛阳年少去,白头绛灌亦何为。
-
《送贾元英之照潭》拼音版
照潭遥望九华山,弓马萧萧日暮还。梦里无题惟寄内,胸中有策欲平蛮。落花闭户眠黄犬,明月开笼放白鹇。绛灌何曾轻贾谊,早随鹓鹭入朝班。
-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拼音版
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
《读贾谊王粲传》拼音版
白发悲王粲,青春羡贾生。万言词慷慨,一赋气峥嵘。吊屈心犹壮,依刘恨未平。怀贤坐长夜,斜月半窗明。
-
《题黄冈贾彦德碧梧轩》拼音版
贾谊井西梧十寻,百年秀发根株深。银床分润长新叶,翠竹交枝成好音。季春花香自零落,高秋雨气相萧森。何当临轩坐白石,为子再歌孤凤吟。
-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六十一·贾谊》拼音版
谇言取箕帚,德色借耰锄。不是贾年少,还能痛哭无。
-
《论脸·其二》拼音版
酒醉猫儿脸,花花白路纹。此般生像者,弃物不须论。
-
《论积贮疏》拼音版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xiān)至悉(xī)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
-
《过秦论(高中课文)》拼音版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