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武溪深行》是东汉政治家、军事家马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先感慨武溪环境的险恶,接着进一步描述武溪水之险、深,致使鸟不敢飞渡,兽不敢走近,最后表达 对武溪毒淫的悲愤之情。全诗言简意赅,形象鲜明,情辞悲苦,格调凄凉。
- 作品别称武溪深
- 作品出处乐府诗集
- 文学体裁杂言古诗
- 创作年代东汉
创作背景
《武溪深行》这首诗是马援率兵南征、镇压少数民族时所作,最早被收入晋崔豹《古今注》。据《后汉书》及崔豹《古今注》,马援南征时年已六十二。当时进军道路有两条:一是从壶头入,路近而水险;一是从充地入,途夷而运远。马援顾虑运输困难,为了争取时间,所以抄了近道,并且认为,这样可以“扼其喉咽,充贼自破”。然而到了壶头,贼乘高守隘,水疾,船不得上。又值暑热天气,不少士卒因瘴疫而死,马援自身也染上疫疾。每当敌人升险鼓噪,马援就拖着 曳病体去观察,其部下悲慨得都流下了眼泪。马援的门生爰寄生善吹笛,在攻敌失利的情况下,吹起了哀怨的笛曲,马援听到了后,感慨万千,竟随口吟出了这首诗。此诗最初的诗名为《武溪深》。此后,这首诗同样被《乐府诗集》收录,诗名变为《武溪深行》,但在正文又称:“一曰《武陵深行》。”之后的诗歌选集如《古乐府》《古乐苑》与《乐府诗集》记载一致,《古诗镜》《古诗纪》《古诗源》与《古今注》的记载一致,关于诗歌内容,上述书籍均记载一致。从篇名的异文“武溪”“武陵”可以看出,此诗的命名是依据地名而来。光绪刻本《湖南通志》也收录此诗:“《武溪深》,马援南征之所作也。援门生爰寄生善吹笛,援作歌以和之,名曰《武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