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燕台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吟咏了一段浓厚悲剧色彩的爱情,抒发对所思慕的女子一年四季的相思之情。《秋》诗全篇都是对女子现时情境的想象。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835年
创作背景
李商隐在《柳枝五首》小序中提到,他的从兄让山曾在洛阳民间少女柳枝面前吟诵他的《燕台四首》,得到柳枝的赞叹,并对作者产生爱慕之情。从序中让山称作者为“少年叔”来看,其时商隐还相当年轻,可能尚未登第。《燕台四首》的创作年代,应比《柳枝五首》更早,大约写于大和中后期。
诗的本事,已难评考。有人说“燕台”是一个女子的名字;但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这个女子并不叫做燕台,这个女子是燕台的主人,是那些节度使、观察使幕府之中的后房的姬妾。以诗意来猜测,诗人怀念的大约是一位能歌善舞的贵家歌妓或姬妾,有姊妹二人。这从“歌唇”“罢舞”“桃叶桃根”等语可以看出。诗人与她初次相识,可能是在“湘川”(今湖南长沙一带)某地,大约是春天。后来这位女子流落到金陵,诗人也曾去寻访过她,但佳人已远去。在写这组诗时,女子大约已流转到岭南一带,原先据有她的贵官已故去,只剩下她孤身一人。这可从“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唤起南云绕云梦”,“楚管蛮弦愁一概”,以及“玉树未怜亡国人,古时尘满鸳鸯茵”,“雌凤孤飞女龙寡”等诗句约略推知。诗题为“燕台”,大约因这位女子为使府后房的缘故。李商隐这个人一生都是在幕府之中工作的,所以说他可能是在幕府之中工作的时候,跟幕府主人一个后房的姬妾发生了感情,然后写了这四首诗。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组诗可能是作者在学仙玉阳的时候写的,他所爱的这个女子是一个道士。这个女道士被人娶走了,所以诗中多引仙女故事。
相关诗词
-
《和贲湖徐次庵适围秋兴诗四首·其二》拼音版
黄花元自好,何必问重阳。候客常携榼,侵晨屡湿裳。风霜存傲质,人物媚秋光。与尔同三径,相扶晚节长。
-
《和贲湖徐次庵适围秋兴诗四首·其三》拼音版
园林无不适,况此晚秋天。万物俱摇落,孤芳祗独妍。幽人思命驾,骚客笑传笺。为报山翁道,花时约刺船。
-
《江南三台四首·其三》拼音版
树头花落花开,道上人去人来。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几度三台。
-
《燕台四首·夏》拼音版
前阁雨帘愁不卷,后堂芳树阴阴见。石城景物类黄泉,夜半行郎空柘弹。绫扇唤风阊阖天,轻帷翠幕波洄旋。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桂宫流影光难取,嫣薰兰破轻轻语。直教银汉堕怀中,未遣星妃镇来去。浊水清波何异源,济河水清黄河浑。安得薄雾起缃裙,手接云軿呼太君。
-
《和虞守钓台四首·其三》拼音版
天下清名属至公,当时四七谩英雄。祠庭千古增轮奂,不见云台续画工。
-
《秋海棠四首·其一》拼音版
光华旖旎艳芳丛,不让桃花一点红。今夜西风声瑟瑟,断肠秋色在墙东。
-
《秋海棠四首·其三》拼音版
檀心半吐有余香,欲卷珠帘意兴长。秋影对人浑不语,红妆独自映斜阳。
-
《减字木兰花·燕台四月》拼音版
燕台四月,处处园林花事歇。卯酒初醒,卖过樱桃听卖冰。日迟风暖,一握榴巾香汗满。尺素谁题,昨夜柔魂过画溪。
-
《高阳台四首·其四》拼音版
...、薄福书生。最凄清、小阁银灯,小院银筝。中年我亦伤怀抱,尽哀丝豪竹,短驿长亭。一样工愁,天生名士倾城。潇潇暮雨疏疏柳,荡秋魂、又惹秋声。任飘零、孤负香衾,怕负香盟。
-
《和阎灏中秋赏月四首·其二》拼音版
张筵赏秋月,箫鼓沸公庭。光泛露逾白,轮高天更青。遮藏三让客,牢落庶民星。节去人随老,杯行我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