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寻西山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丘为(一作邱为)的作品。此诗描写隐逸生活情趣,其重点不是写不遇的失望,而是抒发对隐居环境的迷恋,表现了有心去寻、无心相见的飘逸。诗的前八句,写隐者独居高处,远离尘嚣,寻访者不辞山高,等到叩关无人,才略生怅惘,于是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表现隐者的生活恬适雅趣;后八句宕开一层,写周围的草色松声使寻访者陶然,结句暗用了著名的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来自抒旷怀,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使其悟出隐者生活的情趣。全诗构思新颖,意蕴深远,堪称佳作。
- 作品别称山行寻隐者不遇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寻西山隐者不遇》这首诗是丘为早年的作品,从诗中表现的林泉之思来看,大约写于诗人中进士之前。如题所示,诗人是专程到山中寻访隐者,结果却未见到,但看到隐者居处的环境,颇有感触,便写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寻隐者不遇》拼音版
杖藜徐步出荒原,漠漠寒云掩洞门。流水桃花人不见,孤莺飞过绿杨村。
-
《寻隐者不遇叠屿溪韵》拼音版
幽人不可见,深避等猿猱。梅雨湿残雪,松风起暮涛。山回疑地尽,石矗仰天高。借问衡门路,鹤鸣在九皋。
-
《寻隐者不遇》拼音版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
《寻隐者不遇》拼音版
细雨过遥岑,疏林黄叶深。不闻鸟雀语,但觉松风吟。流水本无定,伊人何处寻。山空万籁寂,云木影沉沉。
-
《游新竹青草湖感化堂寻隐者不遇》拼音版
彷佛龙冈土一邱,卧龙不起已千秋。湖滨旷野开生面,青染孤峰像佛头。柳陌游丝曾系马,桐阶落叶乱鸣鸠。伊人来去无踪迹,重叠山环小一楼。
-
《再赠西山隐者》拼音版
山路逶迤入杳冥,十年重访枕烟庭。问名揩眼看蓬鬓,留客呼儿挈酒瓶。云似客闲朝出岫,鹤如人立夜听经。先生不与寰中事,长啸一声天地青。
-
《访隐者不遇》拼音版
偶访临川处士家,钟山不受片云遮。林花色夺宫墙粉,松叶香分石鼎茶。心比彦伦须自爱,学如康节厌人誇。何妨共醉重阴下,乌帽萧萧鬓脚华。
-
《访隐者不遇》拼音版
道人入山访道人,山深俗朴鸡犬驯。道人不见道人去,?毵草木无边春。
-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一》拼音版
秋水悠悠浸墅扉,梦中来数觉来稀。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拼音版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