缁衣
〔先秦〕
缁衣(1)之宜(2)兮,敝(3),予又改为(4)兮。适(5)子之馆(6)兮,还(7),予授子之粲(8)兮。
看我夫君穿上那黑色礼服多么得体,破了我又为他新作一件像样的衣衫。我颠着一双小脚送到他执教的书馆,等他回家来我捧上精美丰盛的晚餐。
缁衣之好(1)兮,敝,予又改造(2)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看我夫君穿上那黑色礼服多么美好,破了我又为他新作一件像样的罩袍。我颠着一双小脚送到他执教的书馆,等他回家来我捧上精美丰盛的菜肴。
缁衣之席(1)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看我夫君穿上那黑色礼服多么舒展,破了我又为他新作一件像样的罩衫。我颠着一双小脚送到他执教的书馆,等他回家来我端上一桌丰盛的好饭。
小提示:诗经《缁衣》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郑风·缁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是《郑风》的第一篇。关于此诗主旨历来有很大争议,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此诗所要表达的是好贤、礼贤,反映出一种极强的矢志不回的精神;一种认为这是写家庭亲情的诗,用的是夫妻之间日常所说的话语,体现的是抒情主人公对丈夫无微不至的体贴之情。全诗三章,每章四句,直叙其事,属赋体,反复叠咏,每章的最后两句都是相同的,显示出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 作品别称郑风·缁衣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杂言古诗
- 创作年代周代
创作背景
《郑风·缁衣》这首诗,旧说多以为这是赞美郑武公好贤之德的诗篇。《毛诗序》谓:“美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国人宜之,故美其德,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郑笺云:“父谓武公父桓公也。司徒之职,掌十二敎。善善者,治之有功也。郑国之人皆谓桓公、武公居司徒之官正得其宜。”
这首诗虽然在近现代《诗经》选本中很少见到,可在古代典籍中却不时提到。《礼记》中就有“好贤如《缁衣》”和“于《缁衣》见好贤之至”的记载(转引自《诗集传》)。郑国开国之君郑桓公为周幽王时的司徒,他的儿子郑武公则为周平王时的司徒。因此,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的《郑世家》“述赞”中说:“厉王之子。得封于郑。代职司徒,《缁衣》在咏。”宋代的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旧说,郑桓公、武公,相继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周人爱之,故作是诗。”他似乎是赞成这一“旧说”的。而清代的姚际恒、方玉润则以为这是“美武公好贤之诗”(《诗经原始》)。当代学者高亨先生也同意此说。他说:“郑国某一统治贵族遇有贤士来归,则为他安排馆舍,供给衣食,并亲自去看他。这首诗就是叙写此事”(《诗经今注》)。至于郑国统治者是真“好贤”,还是政治手腕,论者也是有不同看法的。如王夫之就认为:“《缁衣》之诗,王子友(桓公)之工其术以歆天下者也。”(《诗广传》)意思是,所谓“好贤”,乃是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权术耳。
相关诗词
-
学诗斋联句
明良赓歌基,猗那奏鼓始。清庙殊雍雍,赤舄固几几。岂惟缁衣贤,政以朱襮美。原鸰兄弟急,河鲂父母迩。便施谷中葛,亦采体下菲。咏桑表沃若,歌莱赋乐只。鲍谮苏公绝,厉怀凡伯耻。思鸣卷阿凤,愿绘衮衣蜼。蔽以思无邪,毋曰鼠有体。言超授简贡,道在过庭鲤。遂去文辞...
-
寄卢俨员外秋衣词
寄远空以心,心诚亦难知。箧中有秋帛,裁作远客衣。缝制虽女功,尺度手自持。容貌常目中,长短不复疑。斜缝密且坚,游客多尘缁。意欲都无言,浣濯耐岁时。殷勤托行人,传语慎勿遗。别来年已老,亦闻鬓成丝。纵然更相逢,握手唯是悲。所寄莫复弃,愿见长相思...
-
九日
瓦鼎松声涨苦荼,替杯中物泛茱萸。白衣不识缁衣客,自撷寒英插古壶。
-
赋扬州伯父海桧
...天然,后生矫揉何时了。我家扬州真好事,买归但觉千金少。夜半有力欲负之,护持和璧终归赵。从来写照无仿佛,画师欲快毫端扫。解衣盘礴意惨澹,卷起生绡色徒愀。我来青边立寒峭,自怜气与秋天杳。倚筇一笑宾亦欢,开尊相与倾清醥。谓当好此如好贤,为君三复...
-
赠武昌太守夏少明诗
...飞上国。天子命之,曾是在服。西逾崤冈,北临河曲。【二章】尔政既均,尔化既淳。旧污孔修,德以振人。雍雍鸣鹤,亦闻于天。释厥缁衣,爰集崇贤。【三章】羽仪既奋,令问不已。庆云烟煴,鸿渐载起。峨峨紫闼,侯戾侯止。彤管有炜,纳言崇祉。【四章】既考尔工,将...
-
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
典裘购书歌呈吴乐园使君
...玉简明霞笺。使君不忍自怡悦,爰出长什播之万家春管弦。管弦到处多风雅,遂使三城讴五裤。不知使君久耐寒,乃能衣被及天下。我欲适子馆,还余授子餐。缁衣之好能改造,轻裘既典何时还。何时还,谁改造,鲛绡百幅为君报。使君耸肩只苦吟,缊袍不耻从吾好。君不见即今...
-
飞来峰
...石飞来,梵刹永蹲踞。浩浩荡云烟,重重拥岩树。古剑劈山开,千古石隙露。虹梁跨半空,群峰尽奔赴。山风忽怒号,潮音喧日暮。未识缁衣徒,可领烟霞趣。我本散花女,佛前常拥护。瑶台一小谪,西泠十载住。峰下久徘徊,慄慄增危惧。但恐石狡狯,负我竺国去。入险更出...
-
游虎丘憩剑池上作
...以苍。中有高楼台,翼翼何煌煌。黄金涂殿柱,五色错中堂。问是谁所居,缁衣礼空桑。感此金石固,变迁不可量。始因伯业显,中更晋诸王。况以血肉躯,焉得久乐康。促膝临涧水,涧水清且光。澄碧照我衣,可辨黑白黄。俯身濯长缨,素手激清凉。适意易为别,怅怅不能忘。
-
凤楼春·长安寄怀刘山蔚,用见赠原韵
...别路草萋萋。回首处,暮烟迷。独有河梁投赠句,任远道相随。酌酴醾。醉后何为。行歌燕市,故人天末,几番恼杀分离。吹面曲尘,素衣今已化缁衣。中宵无寐,千种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