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这首宫怨诗是藉咏汉班婕妤而慨叹宫女失宠之怨的。婕妤初受汉成帝宠幸,後来成帝偏幸赵飞燕妹妹,她即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诗的首句即写供奉太后之事;二句写婕妤曾作「团扇诗」《怨歌行》,自比扇子,恐怕秋凉被弃箧中;三、四句写虽颜美如玉,失宠之後却不如醜陋的乌鸦。以颜色比颜色,虽不同伦类,却显得奇特精巧,写出宫女失宠之後,对其同类的嫉羡之情。
- 作品别称长信怨五首·其三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文学韵律押[灰]韵
- 创作年代733年
创作背景
由于王昌龄的籍贯、生卒年及其他重要的生平事迹记载不一,他的作品大都无法编年,因而,这《长信秋词五首》写于何时亦难以确知。根据新旧唐书本传及有关论著的推考,大致可知王昌龄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生年在天授元年(690)至圣历元年(698年)之间,卒年在至德二载(757年)前后。开元十五年(727年),他三十多岁始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又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汜水县尉。曾两次被贬。这组诗五首当写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第二次被贬之前。
相关诗词
-
《座主赠司徒侍中宣献公挽词五首·其三》拼音版
门盛三鳣讲,书追两马修。朝评尊月旦,王法正春秋。革履声长绝,缁衣咏独留。从今非大醉,不复过西州。
-
《秋野五首·其三》拼音版
礼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掉头纱帽仄,曝背竹书光。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稀疏小红翠,驻屐近微香。
-
《郊居秋晚五首·其三》拼音版
庭菊种匪晚,秋风开尔迟。人嗟地力薄,我有岁寒期。兰芷元同类,蒿莱敢肆欺。怀哉非失所,社老谩衔悲。
-
《春词五首·其三》拼音版
剪得春词不忍看,雨深怕近碧阑干。春无些力吹成雪,未必杏花能耐寒。
-
《扶南曲歌词五首·其三》拼音版
香气传空满,妆华影箔通。歌闻天仗外,舞出御楼中。日暮归何处,花间长乐宫。
-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其三》拼音版
莫怪沾襟血,无由作吊宾。故池归去雁,春信见何人。已写虚堂影,犹镌守冢麟。门生与旧吏,将立道傍珉。
-
《秋兴五首·其三》拼音版
秋暑势已穷,风雨纵横至。白鹭立清滩,与我俱得意。
-
《秋怀五首·其三》拼音版
何处秋声多,竹外声历历。凄切不禁寒,萧萧旧时碧。此中白发愁,饷与秋风客。
-
《秋兴五首·其三》拼音版
唐朝宫殿面南山,韦杜曾传尺五天。冯翊郡连通雨露,崤函地辟接风烟。陇云秦树空今日,衰草斜阳异昔年。世事纷更共如此,岂须见后始悽然。
-
《秋感五首·其三》拼音版
火云收尽见长空,独凭危栏远望通。几日寂寥因醉酒,一年容易又秋风。邻砧声急传深巷,墙柳阴疏忆故丛。最是落花如雨后,不堪回首向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