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国风·鄘风·桑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现代学者大多认为这是一首描写男女约会的情诗,为男子所唱。他在劳动的时候,回忆起曾和姑娘约会的情景,情之所至,随口唱出了这首歌,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全诗三章,每章七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语句和谐流畅,情绪欢快热烈,音韵圆美婉转,读来琅琅上口。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情诗,历来没有争议。分歧只在于是暴露世族贵族男女淫乱成风之作,还是青年男女的相悦之词。《毛诗序》云:“《桑中》,刺奔也。卫之公室淫乱,男女相奔,至于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期于幽远,政散民流而不可止。”朱熹等持前说者大多是受《毛诗》影响,并举姜、弋、庸乃当时贵族姓氏为证。而持后说者往往纯从诗意把握,认为全诗轻快活泼,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炽烈爱情,并无讽刺之意,更谈不上是贵族男女淫乱后的无耻自白。按近人郭沫若《甲骨文研究》云:“桑中即桑林所在之地,上宫即祀桑之祠,士女于此合欢。”又云:“其祀桑林时事,余以为《鄘风》中之《桑中》所咏者,是也。”孙作云亦有同样的见解。鲍昌《风诗名篇新解》推衍郭氏之说,认为上古蛮荒时期人们都奉祀农神、生殖神,“以为人间的男女交合可以促进万物的繁殖,因此在许多祀奉农神的祭典中,都伴随有群婚性的男女欢会”,“郑、卫之地仍存上古遗俗,凡仲春、夏祭、秋祭之际男女合欢,正是原始民族生殖崇拜之仪式”,“《桑中》诗所描写的,正是古代此类风俗的孑遗”,“决不能简单斥之为‘淫乱’”。
相关诗词
-
《佛桑》拼音版
粤雾闽烟洗瘴乡,不教容色损炎方。清晖欲冠英韶粉,红艳宁侵岛屿霜。委露因风悲弱槿,洧盘浴日倚扶桑。南中谁道元无佛,异卉闲花丽太阳。
-
《陌上桑》拼音版
执懿筐,遵微行。掺掺女手,爰采柔桑。桑萎蚕馁心彷徨。蚕成茧,缫沸汤。缫丝白,白于霜。凭君染赤染黑染青黄。蚕在釜中泣,唯愿天下黄耇台背,安且燠,无冻伤。王侯贵介,衮衣绣绂,佩玉鸣珰。威仪秩秩相辉煌。纵死鼎镬职所当。念之哉,勿但供娈童嬖...
-
《桑中曲》拼音版
五马骤从东,桑中无路通。使君休调笑,君妇恐如侬。
-
《蚕桑》拼音版
彩帕蒙头手挈筐,河源两岸采柔桑。此中应有支机石,织出天孙云锦裳。
-
《采桑秦氏女》拼音版
倭髻明珠缃绮裙,钩将沃若叶纷纷。千人坐上夸夫婿,五马车边笑使君。洛水但闻歌闭月,巫山惟见赋行云。罗敷本是邯郸女,能遣桑中似《汝坟》?
-
《桑乾道中》拼音版
征程十里见桑乾,二月谁怜尚苦寒。沃野北来边地近,流澌东下早春残。风疑竹箭穿貂帽,雪作杨花点马鞍。旅况垆头消不尽,琵琶纤指莫教弹。
-
《题钱舜举画蚕桑图》拼音版
桑中鸣禽巧如鴂,吴娘养蚕夜不歇。暖雨寒风恼杀人,政是江南三四月。苕溪遗老白发翁,画蚕画叶摇春风。千金难买吴娘笑,故写生枝椹子红。
-
《桑中操》拼音版
秋胡归陈息桑阴兮。见彼美姝悦以金兮。重色忘亲何荒淫兮。嗟彼丈夫无忸心兮。妇以义决诚千载之箴兮。
-
《别韦郎中》拼音版
星轺计日赴岷峨,云树连天阻笑歌。南入洞庭随雁去,西过巫峡听猿多。峥嵘洲上飞黄蝶,滟滪堆边起白波。不醉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
-
《迂斋往葛水道中蚤起有诗见寄次韵答之》拼音版
桑柘阴中数亩村,病多终日厌昏昏。忽传寄我道间作,径欲过君竹下门。坐看诸公上台省,谁知陶令在田园。文章勋业元难并,未易轻为得失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