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怀古

乌江怀古
建炎二年,还在为母亲守丧期间的赵明诚被“夺情”起用为江宁知府,可见宋高宗对他还蛮器重。李清照随夫到江宁后的这个冬天,每到大雪之日,必戴上斗笠披上蓑衣,一个人沿着城墙漫步,一面欣赏壮观的雪景,一面酝酿诗句。有一天她兴冲冲跑回家对赵明诚说:“我想到一联: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你来接两句或者和两句?”
“北狩”是徽钦二帝的专用遮羞词,其实他俩是当了俘虏被押送去北方,但字面看起来却好像是威风凛凛地主动跑去北方狩猎,咱们自古在“为尊者讳”方面一贯很有一套。这两句的意思是,你我在江南尚且如此寒冷,二圣蒙尘“北狩”该怎么活?赵明诚心想,你这是在讽刺当今圣上一意偏安江南,无心光复中原迎还二圣么?政治上太不正确了。摇头道:“我接不出来。”
过了几日,李清照又跑来问:“‘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这两句如何?”这是拿东晋来对比,讥刺宋廷在江南没有像王导那样能安抚人心的贤臣,在中原没有像刘琨那样能坚守堡垒的名将。赵明诚心想,你前几天刚讥刺了圣上,现在又来讥刺将相,到底还想不想让我在朝廷里混了,皱皱眉头:“还是接不出来。”李清照见丈夫无意于此,只得失望而去。
建炎三年春的一天,一位下属匆匆来汇报,说发现御营统治官(南京守备司令)王亦有叛乱的迹象,但赵明诚不以为意。到了半夜,睡梦中的赵知府突然被外面一片喊杀声惊醒,才知道王亦果然造反了,立刻披上衣服跑到城边,用一根绳子从城墙缒下,脚底抹油逃之夭夭,一心要留下自己的有为之身,既没顾得上为国守城的职责,也没顾得上结发二十七年的妻子。赵知府虽然不靠谱,还好那位来汇报过异常的下属很靠谱,早有防备地自行率军结阵固守,成功平叛,被丈夫丢弃在城中的李清照才好歹没有成为乱兵的俘虏。
事定之后,赵知府毫无悬念地被朝廷撤职。夫妻俩无所事事,打算去赣江边上找个地方养老算了。初夏时节,两人雇了几艘大船,带着所有的家当从江宁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往江西而去。经过乌江镇(今安徽和县)时,李清照得知这就是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之处,便上岸寻访古迹,在乌江亭边看见唐代杜牧留下的一首《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一般人都认为,项羽垓下兵败之后无颜回去见江东父老而在乌江边自刎是义烈的行为。但杜牧借题发挥,说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能够忍辱负重再图翻盘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说不定能重整旗鼓杀回来呢?“卷土重来”的成语出处就在这里。李清照面对着浩荡奔流的江水,思索着项羽究竟应不应该逃过江东这个类似于“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百感交集之下,朗声吟出了千古绝唱《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易安借项羽的酒杯,浇了自己心中的块垒。被金兵的追击吓得风声鹤唳而一路南逃的宋高宗听到此诗时绝不会高兴。就在几十天前才弃城而逃的赵明诚在身后听了这穿金裂石的高亢之音,估计也会羞愧得面色铁青。想到妻子这位古今第一才女留下的诗篇以及这诗篇背后的故事必将流传千载,此刻他的心中是什么滋味不问可知。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