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剑器公孙动四方

舞剑器公孙动四方
张旭极有个性,常常喝得酩酊大醉后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把头发浸入墨汁用来书写,酒醒后看见昨天用头写的字,自己都觉得真是神来之笔、不可复得,世人称他为“张颠”。杜甫《饮中八仙歌》对其描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据说张旭刚担任常熟尉十多天,有位老人因事前来告状,他便在状纸上写了批示。不料几天后这位老人又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来击鼓告状。张旭大怒:“大胆老头,竟敢屡次用闲事来滋扰公堂!”老人回答说:“老朽这次确实不是来告状的,而是看到大人您批状纸的字写得奇妙珍贵,想拿回去收藏起来呀!”张旭瞠目结舌。苏东坡曾评价道:“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至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颜真卿曾经两度辞官拜张旭为师,专心学习写字,可见张旭在书坛的地位。
颜真卿的堂曾祖父,就是前文提到的写了《汉书注》但是被九岁的王勃揪出一大堆错误的大儒颜师古。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曾是安禄山的部下,安禄山反叛之后,颜杲卿死守常山不肯投降叛军,城破力战被俘后送至洛阳。安禄山斥责他:“从前是我为你奏请升官。我有什么事负于你,而你竟然背叛我?”颜杲卿瞋目而骂:“我家世代为唐朝大臣,岂能因小小私恩而跟着你反叛?况且天子又有什么事情负于你,而你竟然反叛呢?”这叫不以私恩而废公义。安禄山大怒,命人钩断了他的舌头:“看你还能骂吗?”颜杲卿毫不屈服,在含糊不清的骂声中死去。文天祥《正气歌》里那句“为颜常山舌”,便是颂扬这位常山太守。颜杲卿的次子颜季明也在这场战役中殉国,颜氏家族死难者达三十余人。颜真卿在收葬颜季明遗骸时写下《祭侄文》草稿,笔随心至,一气呵成,悲愤苍凉之情尽显其中,流传至今,被书法界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考虑到现存的“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是摹本,而王羲之真迹已然不存,这《祭侄文》原稿其实是现存最宝贵的古代大书法家行书手迹了。二十八年后,颜真卿出使至叛将李希烈处,面对威胁,守节不屈而死。唐德宗为了哀悼他,停止文武百官上朝八天。颜氏一族,满门忠烈。
有一次,画圣吴道子随唐玄宗到了东都洛阳,遇到草圣张旭和剑圣裴旻,三人各自表演了绝技:裴旻舞剑一曲,张旭作书于壁,吴道子也作画“俄顷而就,有若神助”。洛阳市民大饱眼福,都高兴地说“一日之中,获睹三绝”。后来裴旻母亲去世,想请吴道子在天宫寺作画为母祈求冥福,吴道子回答:“我很久没画啦。如果将军有意为我舞剑一曲,也许能激发出我的灵感。”裴旻遂脱去丧服,一身短打,健步如飞,将宝剑舞成一团光影,好似《笑傲江湖》中的冲虚道长。舞到兴头上,他忽地将剑抛向高空,距地面有数十丈,如电光雷火般直射下来。裴旻举起剑鞘,只听“锵”的一声,宝剑不偏不倚正好插入鞘内。观者千人,彩声如雷。吴道子灵感大发,起身挥毫作画,“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画出了他一生的杰作,“得意无出于此”。
裴旻不但是剑圣、武术家,还是疆场杀敌的将军。他北伐奚人时被敌人重重包围,乱箭齐发,一般这种情况下再猛的人也挂了。因为猛将不怕千军,只怕寸铁,强弓硬弩雨点般一阵乱射,任你多么勇悍也得变成个大刺猬,罗成(《隋唐演义》中的人物)、杨再兴(南宋抗金名将)不都是这样挂掉的?但裴旻立于马上,将宝剑舞成一团光影,飞矢四集却迎刃而断。奚人大惊,解围而去。王维以此作《赠裴将军》诗曰:
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
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
仙圣之交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民众生活普遍较为富庶,从杜甫的《忆昔》一诗中可见: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国家的强盛、政局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激励文人们去游历大好河山。李白、杜甫和著名边塞诗人高适曾组团自助游,并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高适和李白的年纪差不多。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而且李白天纵英才、誉满宇内,杜甫对他自然很倾慕,曾写下一堆赞美和怀念他的诗歌,除了前文多次引用的《饮中八仙歌》和大家耳熟能详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出自《寄李太白二十韵》,该诗是李白被放逐后,杜甫思念李白时所做),还有充满了景仰之情的《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还有充满了怀念之情的《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以及最精简却完整刻画了诗仙好饮酒、不得志、豪放不羁、目空一切等特点的《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作为先出道也先出名的大哥,李白仅回赠了两首。一首是《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另一首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全唐诗》还收录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李白《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此诗颇有友人间互相打趣之情,但其最初来源只是晚唐五代的笔记小说,而“笠子”“日卓午”“瘦生”这样口语化的用词从不见于盛唐诗歌,因此许多人认为这是后人编撰的段子而已。
第十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