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
黄庭坚最有名的诗作,应该是抒发别后友情的《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黄几复是黄庭坚的发小,此时在南海之滨的广州,而黄庭坚在渤海之滨的德州。北海、南海的典故,出自春秋时楚国使者屈完代表楚成王对兴师问罪的齐桓公所说之言:“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两地相隔如此遥远,以至于想托鸿雁传书人家都要推脱:“俺向南最多飞到衡阳回雁峰,不去岭南那么远的地方。”将大家熟悉的“鸿雁传书”反其意而用,收到别出心裁的奇效,正是黄庭坚引以为傲的“点铁成金”之术。颔联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都是名词性词组,这种仅仅使用名词的排列就能达到强烈艺术效果的技法,源自于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用挚友小聚的快乐来反衬其后的离思,使得漂泊萧索之感更加浓烈。
黄庭坚在诗词的总体成就上比之东坡当然逊色,但在书法方面则并辔争先,一起进入了“宋四家”之列。两人曾经讨论彼此的书法,东坡道:“鲁直近来写字虽然清新刚劲,但是笔势有时太瘦,如同树梢挂蛇。”黄庭坚立刻回应:“学生固然不敢轻易议论先生之字,然而总觉得有些褊浅,颇似石头压蛤蟆。”两人一起哈哈大笑,因为被对方准确指出了自己的缺点。师生关系如此平等融洽,教学相长,不亦乐乎?
有一次驸马都尉王诜差小厮高俅将自己的诗作送给黄庭坚,请他和诗一首。鲁直那阵子很是慵懒不想动脑筋,看丑丑的高俅又不顺眼,就一直没完成任务。王诜隔三差五地让高俅送鲜花到黄家,这是在很有礼貌地催促:“老兄你欠我的和诗呢?”黄庭坚看着堆在屋角的这几大盆鲜花,挠了挠头,坐下来写了一张小帖:
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
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
驸马爷你送来这些鲜花的香气快要把我静心禅定的功夫都薰破了。这样美好的春天其实就适合苟且地睡睡懒觉享受生活,你却偏偏要让我作诗写什么远方。我现在的才思就像在滩头一节一节逆水而上的小船,真是何其艰难!这张帖子笔势刚健如同长枪大戟,是黄庭坚的书法代表作,被称为《花气薰人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黄庭坚终身对苏老师都十分尊敬。东坡去世后,鲁直将其画像挂于家中,每天早上穿戴整齐焚香作揖,十分恭谨肃穆。有朋友在聊天时随口问他:“您与东坡并称‘苏黄’,名声在伯仲之间,为何还对他如此恭敬啊?”鲁直闻言大惊,立刻从座位上站起身来,严肃地答道:“我不过是东坡先生门下的弟子而已,怎敢与师尊同列!”所以将苏、黄并称,并非黄庭坚的本意,他对苏轼和自己在历史中的地位高下有着清醒的认识。
第十八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