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童年

不幸的童年 萧衍成为西昌侯的座上宾。萧鸾对萧衍充满感激之情,若非此人,自己焉能如此迅速地独掌朝权。若非萧衍紧急关头背叛竟陵王,萧子良又怎肯束手交权。这一切,都要感谢齐武帝和文惠太子逼死他的父亲萧顺之。萧鸾的秘密隐藏得很深,但在此人面前,自己心中那点秘密仿佛一泓秋水一览无余
真人面前不必说假话,若想完成心中大事少不了此人地帮助。萧鸾注视着萧衍的眼睛:“现今主上失德,我欲废昏立明,叔达以为如何?
萧衍静静道:“废立君主是大事,恐怕会引起诸王反对。”萧鸾笑了:“我看诸王大多庸弱无能,不足为虑。只是随王萧子隆文武全才,拥荆州之地,是为心腹大患。我想召回京都,恐怕他不会来。
萧衍做过随王的参军,所以萧鸾才会第一个问及如何处理随王。萧衍冷静地分析说:“随王其人,虽有美名,其实庸劣,手下并无多少智谋之士,只有垣历生和卞白龙可为爪牙。此二人唯利是图,如果给予高官厚禄,两人必然弃随王向京师。到那时,只须一封信函,随王招而即至。
荆州解决了,如此简单。萧鸾发现萧衍实在是个人才,便将心中疑惑全盘托出,“会稽太守王敬则,乃是三朝老臣,高皇帝的开国功臣,如其有变,如何应付?
萧衍冷冷道:“王敬则出身草野,胸无大志,身居高位富贵已极,只须多赐几个美女,他也就没有什么别的念头了。
萧鸾微微一笑,“我也是这么想的,豫州刺史崔慧景呢?此人也是前朝重臣,手拥强兵镇守北疆。据密探报,自我掌朝权之后,他颇不安心。
萧衍想了想,回答道:“明公可令在下率一支人马进驻寿阳,明为防御魏国,实则监视崔慧景。我想崔慧景必然心惊,一定拥护明公。”萧鸾哈哈大笑:“荆州、江淮、江东三地皆定,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萧衍告辞,施施然出了侯府。他明白,当今皇上死定了,高祖、世祖的子孙死定了。他萧衍大仇得报,很快会飞黄腾达
萧鸾开始行动,按计划召回荆州刺史随王萧子隆赐死,令萧谌密召诸王典签,严令他们监督诸王一举一动,不准诸王与外人往来。派人带着珠宝美女去江东安抚王敬则。萧衍率一支台军进驻寿阳,监视崔慧景。萧鸾亲自去副总理王晏、南京市长徐孝嗣的家中做工作
一切均在意料之中,萧子隆自杀;诸王被监控;王敬则欣然收礼;崔慧景送来一封密信劝萧鸾称帝;王晏、徐孝嗣表示同意废掉昏君
山雨欲来风满楼。阴谋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萧坦之匆匆来到侯府告密说:“皇帝疑心了,把我找去问话,说外间传言,萧鸾与王晏、徐孝嗣通谋废帝。我说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政府首脑敢于这么干,岂非骇人听闻,一定是谣言。明公要先下手啊!
萧鸾吃了一惊,立刻约会禁军统领萧谌带领军队入宫除昏君。萧谌率兵先入,萧鸾披甲挎刀,与王晏等大臣自尚书省直入云龙门。不紧张那是假的,萧鸾进云龙门掉了三次鞋子。萧谌入宫没遇到阻拦,他本来就是禁军主管。直到撞上皇帝的贴身侍卫长曹道刚和中书舍人朱隆之,萧谌手起刀落,斩曹道刚,闯入寿昌殿
萧昭业正在殿中和徐妃(武帝的宠妃霍氏)做爱呢,听到报告大听一惊,连忙逃到徐妃的宫里,让随从关门。关门堵窗有什么用,萧谌率人紧紧追来,一边追一边喝止守卫皇宫的禁军,“我奉诏拿人,你等不得乱动。
正要抄家伙动手的卫兵发现顶头上司,谁也不动了。萧昭业躲在屋内唉声叹气,心想这回完蛋,找绳子上吊,拔剑自杀,怎奈没这个勇气。萧谌闯进屋内,一把将萧昭业拖了出来。禁军这才如梦方醒,挽弓挺戟,欲上前拼命。见他们的好皇帝低着脑袋,一言不发,吓得魂不附体的样子,都没了底气,一轰而散。萧谌将萧昭业拖至宫中小径无人之处,将其杀死
主子死了,奴才自然没有好下场,霍氏赐死,众党羽被杀。萧昭业死后废为郁林王,皇后何婧英贬为王妃,从此淡出历史视野
萧鸾迎立文惠太子二子萧昭文为帝。萧昭文不过是个过渡人物罢了,想吃蒸鱼没得吃。几个月后,萧鸾以皇太后名义废萧昭文为海陵王,接任帝位。南齐历史上的明帝出现了。为防止帝位重新落入萧道成一系,齐明帝萧鸾大杀高帝、武帝子孙,江南大乱,遍地烽烟
北魏孝文大帝看到千载难逢的良机,数十万大军由雄伟壮丽的新都洛阳出发,浩浩荡荡向江南杀来。
第四章 汉化南征 巍巍洛阳、周汉古都重新焕发生机。北魏孝文皇帝拓跋宏踌躇满志,伫立新都城头远眺南方,仿佛看到万里长江的滚滚波涛。拓跋宏慷慨赋诗:“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北魏君临中夏,一统北方。若想当之无愧地成为华夏正朔相承的王朝,偏安江南的萧齐王国定要除去。他毕生所要做的,只有两件事,汉化和统一。新都筹建,汉化已有眉目,南征的战争该打响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