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国风·陈风·衡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关于此诗主旨的看法历来有很大分歧,有学者认为这是隐者安贫乐道之诗,也有学者以为这是写男女欢爱的情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在章法上较独特,先是叙事,由叙事引发议论。“兴”没有放在诗首,而是放在议论之前,且与所兴之事又共同构成旨意相同的议论,使议论充满了形象感而未流于枯燥,并加深了诗意。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春秋时期
创作背景
关于《陈风·衡门》的创作背景,历代学者的观点有较大分歧,主要有三说:一为诱掖僖公说,《毛诗序》曰:“《衡门》,诱僖公也。愿而无立志,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二为贤者自乐无求之说,朱熹《诗集传》云:“此隐者自乐而无求者之词。”三为男女悦慕之辞说,闻一多《诗经研究》说:“《国风》中讲到男女相约之地,或曰城隅,或曰城阙,或曰于某门,即国城的某门,衡门也还是这一类的场所,栖迟于衡门之下,和《静女篇》的‘俟我城隅’,《子衿篇》的‘在城阙兮’,也都是一类的故事,并且古代作为男女幽会之所的高禖;其所在地,必依山傍水,因为那是性秘密之事的地方。”认为此诗是为男女欢会所作。
相关诗词
-
《屏风帖》拼音版
...欲立定陶王,数王称其才艺、音乐,侍中史丹进曰:“凡所谓才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若乃器人于丝竹鼓击之间,是则陈惠李微高于匡衡,可相国乎?”汉元帝,以京房言灾异,屡中,每亲近之。房尝因宴语问元帝曰:“幽厉之居,何以危?所任何人也?”帝曰:“君不明而...
-
《送陈翁归攸用前韵一首》拼音版
衡门门下好栖迟,此意悠悠欲语谁。风静渔歌闻款乃,夜凉书馆听唔咿。涑川二老皆黄发,马氏诸郎总白眉。却忆赋诗相赠地,不应相送更无诗。
-
《送大司马陈如冈公归维扬》拼音版
桂闻与我双白璧,不若司马陈公一见识。兹言入耳久飞魂,欲向云霞望颜色。自怜短弱不胜衣,几向风林嗟羽翼。局处幽岩春复春,衡门泌水渐湮沦。贫如东郭常穿履,又似朱公欲负薪。去年射策阻金门,今年寥落滞荒村。三岁星辰徒怅望,威凤祥云隔晓暾。偶乘疲羊初入郭,旌旗正喜...
-
《题陈氏隐圃佚老堂二十韵》拼音版
...委形虽物化,妙湛本无死。我来恨不及,犹喜识其嗣。鬓眉皓已霜,眸子炯如水。头著白纶巾,萧散真晋士。传家有高风,何必拾青紫。衡门久不开,荒径为我洗。相携步方塘,春渌涨清泚。修篁间苍松,新槐杂嘉卉。断桥堆露箨,危架引烟蕊。荫庭桂团团,叠涧石齿齿。萧森...
-
《答陈植父》拼音版
衡门愁绝坐诗穷,瘦策荒途况此翁。流水年华孤月在,黄花心事几人同。乡书杳杳迎江雁,客枕萧萧避井桐。昨夜莼鲈应入梦,扁舟归去及秋风。
-
《送德符还阳翟并简陈叔易》拼音版
霜严识苍柏,火烈知黄金。不有小人谤,孰窥君子心。前程已如此,纷纷矧于今。衡门杜朝夕,巧舌犹追寻。一与接为构,何以逃交侵。任大始多事,由来天意深。北风动秋夜,兴落西山岑。逸驾岂受挽,耿耿聊分襟。太丘...
-
《新居陈州城下读书作》拼音版
诛茅负郭楚人居,泌水衡门自有馀。数困米盐希辟谷,素轻农圃重捐书。绝粮尼父期先进,画卦羲皇序古初。千世风流尚在眼,百年贫病不欺予。
-
《颍水作寄陈州诸故人》拼音版
不知颍水清如此,欲比蓬莱似是非。察见渊鱼宁有意,往来鸥鸟已忘机。济川便乐风波息,洗耳都疑世事违。甚悔衡门临沁水,还思冠者试春衣。
-
《贻陈汝翔》拼音版
柯屿山水奇,之子钟灵秘。吾党推白眉,词坛标赤帜。衡门可栖迟,丘园还自贲。服食采三秀,衣裳裁薜荔。天倪既已和,纯白无不备。但作襧衡狂,不下杨朱泪。暌违日以长,临风思把臂。
-
《题雪景赠陈雪轩南归》拼音版
冻云茫茫天一色,六出花飞绕天白。山间林下无人踪,草堂独卧江南客。客乃文范先生之贤孙,养高乐道居衡门。闲轩扫榻曲肱卧,左图右史恒讨论。门前大雪随风飏,严寒不入芙蓉帐。斜拥青绫足晏然,游神已在羲皇上。披襟起望双目开,乾坤万里无纤埃。清光正与素心合,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