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
〔宋〕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活板》是北宋官员、科学家沈括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是关于北宋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最早记录,详细记载了活板制作与印刷的过程,通过沈括的介绍,活板的面貌在读者面前得以清晰地展现。文章条理清楚而有序,抓住活字印刷的主要优点、活字印刷的特征——“活”来进行说明,将雕版的死板同活版印刷的灵活作鲜明的对比,使这种对比方法贯穿在全文的说明之中,突出活版印刷的优越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作品别称活版
- 作品出处梦溪笔谈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沈括在创作《梦溪笔谈》时,政治上不得志,对于继续走上仕途的渴望并不强烈,因此在他在序中云:“圣谟国政,及事近宫省者,皆不敢私纪。至于系当日士大夫毁誉者,虽善亦不欲书,非止不言人恶而已。所录唯山间木荫,率意谈噱,不系人之利害者,下至闾巷之言,靡所不有。”可见沈括写《梦溪笔谈》,不非议朝政大事和议论他人,只是率性而谈。
《活板》创作于北宋年间,当时经济发达,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迅速,沈括是北宋时期的科学家,与活版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基本上同时代,且亲眼见过由自己的侄辈珍藏的活字,其记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关诗词
-
快活歌二首·其一
...放去任纵横,即是十方三世佛。有酒一杯复一杯,有歌一阕复一阕。日中了了饭三餐,饭后齁齁睡一歇。放下万缘都掉脱,脱得自如方快活。用尽醒醒学得痴,此时化景登晨诀。时人不会翻筋斗,如饥吃盐加得渴。偶然放浪到庐山,身在白蘋红蓼间。一登天籁亭前望,黄鹤未...
-
黄莺儿令·活鬼活鬼
活鬼活鬼,日日市廛,争名竞利。为恋他好女娇儿,把根源轻弃。早早不肯寻出离。大限来何计。想你也没分升天,却有缘入地。
-
故友音布字闻远又自号双峰居士工书嗜酒往往不与人书其所善虽弗请亦与也以故多所不合竟以诸生老板桥郑燮为长歌以哀之词旨悲怆余读
吾乡书法双峰豪,藏帖千本如屋高。摩挲寝食四十载,镕铸昔哲神嚣嚣。平生爱友兼爱酒,酒酣始肯挥霜毫。笔圆墨润腕肘活,往来如运庖丁刀。楷法端庄杂流丽,九华春殿金环摇。草书怪变莫方物,规矩巧随风雨交。云屯海立露蛟蜃,巨石大木趋波涛。观者屏...
-
活水亭杂诗·其二
读书眼已花,半板未能过。只向小藤床,闭眼终日坐。
-
从梅里至许浦口口号四首选一
北去溪流曲似之,长桥活板最相宜。潮来潮去浑无定,客与舟人两不知。
-
车载板二首·其二
鸟有车载板,朝暮尝一至。世传鵩似鸮,而此与鸮似。唯能预人死,以此有名字。疑即贾长沙,当时所遭值。洛阳多少年,扰扰经世意。粗闻方外语...
-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徵?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
感讽五首·其一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县官踏飧去,簿...
-
临江仙·乞觅残馀真活计
乞觅残馀真活计,无羞无耻无荣。舍身岂是喂饥鹰。亦非为虎食,不著假身形。万种尘劳齐放下,自然神气灵灵。心猿意马两停停。无缘沉苦海,有分看蓬瀛。
-
黄鹤洞中仙·日风仙活
日风仙活。我惺惺洒。去关西阐妙玄,么马。宅须当舍。利子无价。事心难挂。德方而著德圆,口马。月齐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