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古风·蟾蜍薄太清》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此诗是李白为唐玄宗废王皇后而作,但也不排除对奸佞蔽君、忠良见疏的感慨。
- 作品别称古风五十九首·其二
- 作品出处李太白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53年
创作背景
李白集中总题为“古风”的五十九首诗,在编排上并无次第。这五十九首诗并非一时一地之作。比较确定的是其二《蟾蜍薄太清》为伤王皇后被废为庶人之事,此事在开元十二年(724),则此诗应该是作于开元十二年之后。其四《凤飞九千仞》作于天宝十三载(754)诗人在秋浦时期。其十九《西上莲花山》作于至德元载(756)诗人由梁宋奔玉华山时。其二十四《大车扬飞尘》作于开元十八年(730)诗人入长安时。这组诗中最晩的作品,据詹锳《李白诗文系年》,为乾元二年(759)所作的其五十八《我行巫山渚》、其五十九《恻恻泣路歧》。
相关诗词
-
《夜宿太清悟真成道宫》拼音版
朱楼紫殿贴晴空,前后千峰更万峰。蝶殢秋花黄淡伫,猿啼晓树翠溟蒙。断霞烟重苔粘露,薄暮云兴夜起风。醉倚玉栏弄明月,嗟嗟身世等萍蓬。
-
《灵隐慧上人惠诗为古风以赠》拼音版
贯休齐己唐诗人,当时逸气凌簪绅。声名亹亹逼甫白,幽兰直与梅争春。谁知北面石霜老,服勤杖屦皆终身。二公所得当盖世,英词杰句风中尘。至今传者以诗重,妙处反为诗所湮。弄翰戏墨虽佛事,炊沙作糗成饥嗔。不欲诗工与字巧,绪馀能夺道之真。心宗一了万法具,辩才飞转陶家轮。君不见阿难多闻及辩慧,咒语要敌摩伽神。
-
《古风一篇简徐德夫提刑》拼音版
昌黎有名言,受恩异知己。而况不识面,知心讵能几。浮云日多变,交道冷如水。握手遽下石,利害毫发比。人情易燥湿,滟滪发九轨。终然风雨晦,鸡鸣独无已。世变方下趋,特立繄君子。山谷未见坡,气味已相似。希文非素交,永叔甘远徙。敢谓世无人,前修可专美。我昔闻君名,恍如读青史。已乃知同时,深心爱敬起。端平滥持衡,荐贤职当尔。亟以闻九重,夜半下一纸。雅志乐弦歌,公车犹尼止。贤者固难进,夺情辞诏旨。知贤未及用,上印返田里。闲居事幽屏,黜陟不到耳。宾朋有公言,声徽振商祉。入则禆国论,挺挺中流砥。出持皇华节,光风泛桃李。从容五六...
-
《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拼音版
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迥出凡尘。移来古寺种朱门。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绿云蔽日树轮囷。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拼音版
群山万壑引长风,透林皋、晓日玲珑。楼外绿阴深,凭栏指点偏东。浑河水、一线如虹。清凉极,满谷幽禽啼啸,冷雾溟濛。任海天寥阔,飞跃此身中。云容。看白云苍狗,无心者、变化虚空。细草络危岩,岩花秀媚日承红。清风阁,高凌霄汉,列岫如童。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
-
《步蟾宫·至日》拼音版
黄钟律吕吹葭管,浙风日、阳和向暖。诗书相对坐晴窗,看野马、纷纷过眼。五纹谁计丝长短,且图个、画长一线。自知不共世人妆,何必问、画眉深浅。
-
《太常引·玉簪》拼音版
凉生花径报新秋,粉墙下、几枝抽。白玉琢搔头。禁不住、西风暗飕。碧云院宇,碧纱窗户,碧水更清柔。斜日过妆楼。早又是、珠帘上钩。
-
《秋风第一枝·桂》拼音版
碧丛丛、金粟飘香。乍染衣裾,风露生凉。蟾影三更,广寒万里,谁酌天浆。秋将半、丹砂细量。夜深沈、仙姝淡妆。听彻清商。罗幛云屏,梦也难忘。
-
《桃园忆故人·题纫兰妹兰风展卷小照》拼音版
故人寄到兰风卷,快睹画中人面。七载丰姿微变,不似当初见。从新拭目从新看,转觉愁添恨满。数字真情写遍,托付南归雁。
-
《舞春风·咏花旛并序》拼音版
剪帛裁成五色旛,枝头高挂舞翩翩。才过谷雨看花日,恰好东风结果天。嫩蘂更须人护惜,柔条为怕鸟衔残。倚阑细玩生生理,可喜矫儿善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