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蟾蜍薄太清
〔唐〕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蝃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
沉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古风·蟾蜍薄太清》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此诗是李白为唐玄宗废王皇后而作,但也不排除对奸佞蔽君、忠良见疏的感慨。
- 作品别称古风五十九首·其二
- 作品出处李太白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53年
创作背景
李白集中总题为“古风”的五十九首诗,在编排上并无次第。这五十九首诗并非一时一地之作。比较确定的是其二《蟾蜍薄太清》为伤王皇后被废为庶人之事,此事在开元十二年(724),则此诗应该是作于开元十二年之后。其四《凤飞九千仞》作于天宝十三载(754)诗人在秋浦时期。其十九《西上莲花山》作于至德元载(756)诗人由梁宋奔玉华山时。其二十四《大车扬飞尘》作于开元十八年(730)诗人入长安时。这组诗中最晩的作品,据詹锳《李白诗文系年》,为乾元二年(759)所作的其五十八《我行巫山渚》、其五十九《恻恻泣路歧》。
相关诗词
-
古别离
紫燕黄鹄虽别离,一举千里何难追。犹闻啼风与叫月,流连断续令人悲。赋情更有深缱绻,碧甃千寻尚为浅。蟾蜍正向清夜流,蛱蝶须教堕丝罥。莫道断丝不可续,丹穴凤皇胶不远。草草通流水不回,海上两潮长不返。
-
太和即事四首·其四
童冠六七辈,银管杂瑶笙。一奏钧天乐,声声薄太清。风来时断续,云过复分明。似我仙才浅,犹然病骨轻。
-
古铜蟾蜍歌
古铜金质久已化,血花绣蚀三泉下。
-
梅月双清
君不见铁石枝头灿玉霞,暗花浮动山人家。诗翁骑驴问消息,处士养鹤成丹砂。又不见蟾蜍踏过清虚府,听彻霓裳羽衣舞。琴声错落来西厢,掉影杳落下南浦。九重碧落浮清光,万顷连云映疏影。乾坤灏气清可人,月下仿佛梅花...
-
谢伯恭篆屏蟾砚
古砚蟾蜍滴,文屏薤叶书。世间多倚伏,休叹橐中虚。
-
候清戎传侍御宿圆觉寺
四山如画雨初晴,古木萧森接太清。云外楼台方外客,不知人世有蓬瀛。
-
拟古十二首·其七
时违骨肉弃,位高仇怨亲。离合心岂常,势利情所因。君子羞薄俗,古风恐夷泯。深知慕管鲍,轻怨羞张陈。蕙荃不随化,球琳岂易磷。结交英雄士,白首当如新。
-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
和山谷上东坡古风二首见一朝士今取一篇
自鬻非奇货,强鸣非好声。法当老山林,松根断茯苓。朅来长安道,霜鬓迫衰龄。穷吟无知音,只觉太瘦生。公诗妙一世,风雅见根蒂。比兴千万篇,已作不朽计。穷达虽不同,嗜好乃相似。
-
浪淘沙·题葛民花楼风月图
无限古今愁,独上危楼。长江匹练写清秋。不见神仙吹笛过,只有渔舟。我辈复来游,重整吟俦。旧时歌舞几时休。一样朱阑人换了,往事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