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

十年生死
熙宁七年,苏轼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在这里他写下了至少三首名篇。首先是大名鼎鼎的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中描绘了一幅动感壮观的太守出猎图,“老夫聊发少年狂”地豪言要像孙权年轻时一样亲自射杀猛虎。关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我在《唐诗为镜照汗青》中对《滕王阁序》里的“冯唐易老”典故有详细的解释。中国古代星相学认为天狼星象征着侵掠,苏轼用它来代指西北犯境的宿敌西夏。这可能是苏轼首次创作豪放词,就已经达到第一流的高度,激情饱满、声韵朗朗。他自己也颇为满意,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忍不住又去和柳永相比了,还开创了“呵呵”的解嘲用法。柳永的词要少女浅吟低唱才柔美无限,苏轼的词则要壮士打着节拍高歌方尽显阳刚。
猎密州聊发老夫狂
到密州后第二年正月里的一个夜晚,苏轼梦见了十年前病逝的妻子王弗,醒来后挥泪作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可称千古第一悼亡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十九岁时,迎娶了芳龄二八的同乡女子王弗。王弗是乡贡进士之女,知书达理。红袖伴读对士子乃是最温馨的福分,夫妻两人琴瑟和谐、恩爱情深。可惜她二十七岁就韶年早逝,留下一个年方六岁的儿子苏迈,对苏轼的打击之大不言而喻。王弗去世三年后,苏轼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我估计这桩亲事的原因有几种可能性:第一,据说王闰之颇有其堂姐的风韵,苏轼的心灵能得以安慰;第二,两人作为亲戚,有机会提前相识了解;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为了王弗所留下的幼儿能得到继母的精心呵护,以王闰之续弦最能让苏轼放心。果然,王闰之对苏迈视同己出,和自己后来所生的苏迨、苏过“三子如一”,苏轼重新拥有了和睦美满的家庭。
出于生活的现实,他不可能常常将亡妻挂在心间,但又绝未忘却,这叫“不思量,自难忘”。台湾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搭错车》主题曲《酒干倘卖无》里有一句“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就是这句词的白话版。该歌词曲由罗大佑、侯德健创作;苏芮与其说是在用情感演唱,不如说是在用生命呐喊,凭它而登顶歌坛封后。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是伤感爱妻的坟茔远隔千里,想去扫墓说说话也难以如愿。其实就算墓在附近,阴阳两隔之人就能够“话凄凉”了吗?死亡,对于人类来说是无法解决的终极问题。结尾一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读之悲凉彻骨,令人黯然销魂。整首词音韵凄厉而铿锵,将生离死别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后人评价为“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苏门六君子”之一陈师道的诗句),不但在悼亡词中公认排名第一,而且被许多人列为所有爱情诗歌之首。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