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酒令

禁酒令 潘罗支死了以后,继位的厮铎督,他的个人威信、领导才能还是文韬武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无法和潘罗支相比,所以他虽然继承了六谷大首领的职位,凉州吐蕃政权仍然免不了要走向衰落
凉州吐蕃政权衰落下去以后,甘州回鹘乘机发展了起来
和吐蕃政权一样,回鹘也是从唐末走向衰落的,政治和经济上的衰落使得回鹘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分裂的道路。到了李德明时代,回鹘人分散居住在甘州(今甘肃张掖市北)、凉州、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沙州(今甘肃敦煌市东)这些地方,这其中又以甘州回鹘势力最大,当时的瓜州回鹘和沙州回鹘都依附于甘州回鹘
李继迁时代曾确立了一个战略方针: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精兵。在这个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李继迁领导的党项民族不可避免地会与回鹘人发生冲突。在李继迁时代,双方多次兵戎相见,大打出手,但由于当时李继迁的主要精力都用来对付宋朝了,所以双方虽然发生过冲突,但是其矛盾并没有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和平仍然是当时双边关系的主要走向
李德明即位以后,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了。前面提到过,李德明即位之初就与宋朝达成了和平协议,双方的接触放弃了暴力,转而采用互市贸易这种和平的方式。至于辽国,李氏政权一直对其保持着毕恭毕敬的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执行李继迁时代确立的十二字方针,解决回鹘问题就开始显得重要了
更何况,对于李德明这样的务实主义者而言,回鹘人居住地区的良马、玉器、铁器、琉璃等特产是具有极大诱惑力的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春,李德明派张浦领兵进攻甘州,拉开了李德明对回鹘大规模用兵的序幕
实事求是地讲,张浦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在他的大力帮助下,李氏集团由最初的流寇发展成为地方数千里、人口上百万的地方割据政权。假如没有张浦,李继迁父子能否拥有现在的成就,还真不好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在我前面的讲述中,张浦所体现的作用更多是提出决策建议,至于带兵打仗,张浦仅有的几次带兵出征都失败了
从这个现象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张浦是一个参谋型的人才,换句话说,他是萧何一样的人物,最多具有张良的部分才能,要是让他像韩信和彭越一样出征打仗,那就实在有点勉为其难了
之所以讲这么多废话,其实只是想说明一点,这次出兵,是很难打赢的
张浦率领几千骑兵深入到甘州回鹘境内,回鹘可汗夜落纥出兵抗拒,张浦不胜而回
张浦退回后,三月,李德明又派万子等人进攻六谷吐蕃势力,进而攻取甘州。万子率兵来到六谷地区后,看到六谷吐蕃还有相当强大的武装力量,心中胆怯,转而直趋甘州,进攻甘州回鹘
回鹘人得知万子率兵来攻,便预先埋伏下大量精兵,然后派小股部队将党项兵诱入包围圈,从后面展开进攻。夏兵中了埋伏,一时不知所措,回鹘人又从背后杀来,夏兵大败,悉数被杀,只有万子一个人拼死突围,总算逃了回去
两战皆败,李德明坐不住了。自己刚即位,急需通过对外扩张的胜利来提高自己的威信,这样才能镇得住手下那帮桀骜不驯的大臣,使他们放弃不臣之心,尽心尽力地辅佐自己,可没想到两次出兵都不顺,回鹘人欺人太甚
李德明点集兵马,于八月亲自率兵进攻甘州
回鹘人实在不是一般的猛,他们延续了之前两次击败党项军队的勇猛势头,再次大败李德明。李德明在部下的拼死保护下,极其狼狈地逃了回去
这下丢人丢大了
前面说过,党项人以不报仇为耻,李德明三攻甘州不利,岂肯善罢甘休?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四月,李德明再次派张浦领两万精骑进攻甘州,誓要将其拿下
张浦率兵进攻甘州城,夜落纥凭借城池固守,张浦强攻半个月,居然没能攻下。夜落纥瞅准机会,派部将翟苻守荣趁着夜色出兵袭击夏兵,张浦大败而还
李德明确实够执着,四次用兵失利,他仍然决定再次出兵。史称李德明精通天文,出兵之前,他决定占卜一下。占卜的结果是不吉,李德明害怕了,不得已退了回来
夜落纥虽然四次打败李德明的军队,但是自己国小民疲,国家机器已经不堪重负,而李德明虽然屡战不胜,但是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地盘大,人口多,如果再次出兵的话,是极有可能取得胜利的,可他却在最不该放弃的时候放弃了,实在可惜
封建迷信害死人呐
自此以后,李德明便暂时放弃了武力征服甘州回鹘的想法,但是如果就这么算了,这口气也实在难以咽下。于是他命凉州守将苏守信截断甘州回鹘向宋朝进贡的道路,抢掠甘州的供奉使,算是寻找一点心理平衡
愤怒的人,我们还是理解一下吧
对于六谷吐蕃,李德明也没有放弃用兵,经常派小股部队前去骚扰
这一举动要说有多大的实际作用也谈不上,我们权当是李德明不想让厮铎督过得太安逸吧
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秋七月,张浦卒
张浦的死对于李氏割据政权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在我看来,李继迁和李德明时代,真正能称得上是谋臣的人,只有张浦一人而已。作为武将,张浦或许并不优秀,但是作为谋臣,张浦绝对是称职的、优秀的,和历史上所有著名的谋臣相比,他毫不逊色
浦,银州人,事保吉、德明两世,忠诚练达,知无不言。及卒,德明临其丧,哭之恸,赠“银州观察使”,元昊僭号,追封“银川伯”
——《西夏书事》卷九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