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 这时,嬴姓的另一个牛人也干得很生猛
这个牛人就是那个有名的赵武灵王
这哥们儿名字叫雍。他的老爸就是那个赵肃侯。赵肃侯的水平本来不差。可当时人家太强大了。赵国又跟魏国一样,处于四战之地。齐、魏、燕几个大国包围在外,中山国又捣乱在内。这哥们儿虽然不蠢,但毕竟比他的爷爷赵鞅差了一点。再加上魏国突然出现了魏文侯这样的牛人,动不动就干涉赵国的内政,让赵肃侯很累。他的邯郸几次被魏国围困。但他仍然挺了下来
公元前326年,他终于很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于是,他的儿子赵武灵王接过老爸的枪
这把枪实在不好接,而且嬴雍同志这时才十五岁,放到现在就是个初中毕业生。现在的初中生面对那一堆功课都觉得很烦,可当时他却得面对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当时很乱,乱得非常无情
当他痛哭老爸逝世的时候,其他诸侯正睁着那双狼一样的眼睛,死盯着他。大家发现他很年轻
很年轻,意味着很容易欺负
于是,在他为老爸举行国葬的时候,在魏惠文王的策划下,魏齐秦三国都说,我们将派人参加赵王的国葬
这三个国家说是来向赵国伟大的导师、卓越的领导人赵肃侯同志表示深切的悼念,其实是想来搞事的。因为,这些奔丧代表团,并不是几个人或都几十个人,而是每个国家都派一万名精兵,雄纠纠气昂昂而来
如果让三万名精兵,个个军容整齐、武装到牙齿地来到追悼会现场,作为赵国的少年领导人,脸不发白才怪
他们当时都在看,这个年轻的领导人如何表现。如果表现得很傻很天真,那咱们就把赵国一分为六,各拿一块蛋糕回去——当然,在分蛋糕时,怎么下刀,就又得凭实力了。不过不管如何分,赵国的完蛋已成定局。以后的切分,跟赵国无关
赵武灵王知道,如果处理不好,赵国和他就到绝路了
他可以在镜头前面哭着鼻子,但在幕后,他的脸色异常坚定,下令全国戒严,所有武装力量都进入一级战斗状态,随即准备打仗。然后对所有的使者团说,只让代表团进入赵国的境内,军队不能跟着进来。然后,派人跟韩、宋两国搞好关系,给齐、秦、魏三国制造点后顾之忧
那几个国家一看,就知道这小子的准备工作做得还是很充分的。于是,就按赵国的要求,各自的使者携带着吊唁用品入境。入境之后,才发现,赵国这次的接待很认真负责。接待人员带着他们直接来到首都。这些国家的使者进入邯郸之后,发现邯郸精兵云集,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一个都不敢胡来
他们这才知道,有时小屁孩也不是好欺负的。他们在参加完追悼会后都抓紧时间离开了
魏国知道小屁孩不可欺之后,主动跟赵国修好。在赵武灵王宣布当政的时候,他们派太子过来表示热烈祝贺
这样一来,外部条件相对好了一点儿
可那个中山国仍然很讨厌
中山国就是那个中山狼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是在赵国的境内。这个国家是白狄族。长期被中原诸侯痛扁过,但总是扁他们不死。中原诸侯恨他们,主要原因是他们是少数民族。而赵国恨他们,则是因为他们的土地深入赵国的版图内。其他诸侯想让赵国难受时,就去指使这个小国家搞事,让赵国很郁闷。这个国家虽然不强大,可赵国一时又没有能力把他们彻底灭掉
魏文侯曾经派乐羊过去,把中山国搞定过,把它变成了魏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可魏国也很麻烦。因为中山是在赵国的境内。他们要管理中山时,得经过赵国的领土。后来两国交恶,中山就成了魏国的一块飞地。当时没有空中力量,要管理一块飞地是很困难的。所以,中山国不久之后又宣布脱离魏国的领导,独立了
他们独立也好,不独立也好,对赵国都是有害无益。他们不独立,就成了魏国安插在赵国身上的一把刀;他们独立了,同样可以接受其他的诸侯的挑唆,不断地配合人家进行捣蛋动作,让赵国很难受
我们再来看看中山国的地理位置。它正好楔在赵国的腹地当中,只有东北角那一小点与燕国算是接壤。其余部分全被赵国所包。中山国已经将赵国分解成几个版块,把整个版图弄得四分五裂,让赵国人越看越难受
有了这样的内部环境,赵国要发展,只能在梦中进行了
赵肃侯多次把目光投向中山,想把它搞定。可硬是搞不定
赵武灵王再把目光锁定中山,最后把中山狠狠地打了一把。虽然没有把中山灭掉,但却把它打得无气大伤,从此在很长时期内,丧失捣蛋的能力
当时,由于国际社会流行合纵之术,魏韩等国请赵武灵王加入合纵国,一起打秦国。而且请他跟他们一样,从此都称王
可赵武灵王却不干。他说,现在赵国很弱,根本不具备称王的条件。你们可以称王,我呢,连侯都称不上。于是,在魏韩称王的时候,他主动降了一级,称君
赵武灵王这么低调,并不是因为他胆子小,而是他比谁都知道,他得先把内政搞好,才有能力去跟人家玩
他当了九年赵国的领导人,最后,终于经不起诱惑,与韩魏一起结成联盟,派部队去向秦国叫板。结果被秦国打了个大败
这还不算。齐国看到赵国去打秦国,觉得机会来了,就派部队猛踢赵国的屁股,再让赵国吃了个败仗
秦国得了一场大胜仗并没有消停。两年之后,再次把赵国打得头破血流,并拿下蔺城
赵武灵王接连打了几个败仗,这才知道,作为一个君主,在这个世界上混真不容易。你长得再帅,也是没有用的。想混得好,必须有实力
魏文侯能称霸,让魏国有实力,是因为重用了几个改革家;秦国从亡国的边缘再次崛起,也是因为商鞅的改革。商鞅虽然已经人头落地,但他的改革措施仍在生效,仍然让秦国不断地强大
所以,赵国要跟上形势,只走老路是行不通的
也必须改革。不改革就得死
赵武灵王经过思考之后,决定也要改革
他这次改革,并不是照搬秦国和魏国的模式。要想比秦国和魏国更强大,必须有一套比他们更牛的模式
在秦昭王即位的当年,赵武灵王已经当了十八年的君国老大,虽然他的年纪不大,但已经算是资深老大了
赵武灵王表面上看很低调,其实这低调是在等待机会。他跟秦国打了几仗,知道秦国是不好打的。所以,他一直想找个机会跟秦国拉近距离,与秦国和平相处,以求得几年的和平发展。秦武王死去,秦国在换届时出现了分歧。秦武王的老妈惠文王后说应该让武王的同母弟公子壮接班;可宣太后却说应该让武王异母弟公子市上来。两派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秦国高层争吵不休,赵武灵王天天都关注着这场争吵。后来,他断定,宣太后将笑到最后。于是,他赶紧派人过去跟公子市打好关系。因为,现在公子市是在燕国当人质,他过去很方便
有了这层关系,赵国终于跟秦国的关系大大改善。而燕国的易王太后又是秦惠文王的女儿。跟秦国搞好了关系,跟燕国的关系也就好起来
赵国终于迎来一个宝贵的和平时间
当秦国的宣太后开创了太后称制的历史先河时,赵武灵王也于当年的春天,在信宫举行一次盛大的春节团拜会,把相国肥义请来,跟他一起讨论了国际国内形势。这个会谈,整整进行了五天
春节田拜会谈结束后,赵武灵王决定来一次北巡
他先来到中山国的地界,然后顺着国界线,来到代地,之后西到黄河,再登上黄华山顶,把自己的祖国看了个遍
最后,他把自己的另一个死党楼缓叫来,畅谈了自己的构想:我们的四周全是强敌,而我们又没有强大的外援。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必死无疑。我们得想办法救自己。所以,我决定来个改革,把我们的一些传统果断地丢掉
“怎么丢啊?
“首先,我决定丢掉原来的服装,而穿起胡服。
楼缓说,我坚决赞同。可是其他马仔却表示坚决反对。反对的理由无外乎传统不可丢啊。胡服是什么?是少数民族的服装啊。少数民族虽然很嚣张,可是历来被中原诸国看不起。你看看秦国,以前就是因为在西部,与少数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打拼了几百年,这才开始融入国际社会。现在你到秦国去,还看他们像少数民族吗?人家少数民族都全部汉化了,我们还要丢掉传统,与少数民族接轨?这不是反动是什么?老大啊,在这个世界上混,你干什么都可以,但千万不要干背离祖宗的傻事啊
赵武灵王转过头对肥义说:“穿胡服、学骑射,部队的战斗会大大提升。可是大家都反对。你说怎么办?
肥义大声说:“做大事就不能犹豫不决,犹豫不决是做不成大事的。既然老大觉得胡服骑射是可行的,为什么不立即实行?
赵武灵王一听,也大声说:“我本来怕穿了胡服,别人会笑话我。可现在我要是穿着胡服就可以拿下中山,占领胡地,我还怕什么?就是全地球人都笑,我也不怕。
当然,要是只有你自己穿胡服,什么事也没有。可要向全国人民推广,这个阻力是很大的。现在只有楼缓和肥义两人在吐血力顶,而其他人却持坚决反对的态度。要说服全国人民,得先说服自己家的人
赵武灵王把家庭成员的名单拿来看了看。现在家里最德高望的就是公子成。这个公子成是他的叔叔,标准的老一辈革命家。如果他不配合,这个决策还没有走出家门就完事了
他派人去找公子成,向他老人家通报这个决定
公子成当然不赞成,说他现在病了,不管事了。不过,还是请大王要考虑一下大家的感受啊。大家穿着这些彬彬有礼的衣服这么久了,突然让人家改穿那些胡人的服装。这是对祖宗的一种叛逆。这个要小心为妙
赵武灵王当然知道这个结果。派去的人回来向他汇报之后,他说:“叔叔他老人家病了。我应该去看看。
他跑到公子成那里,再次郑重地向叔叔通报了这个决策,并说,这个决策是经过长期思考过的,并不是头脑突然温度升高才决定的。然后把这个重要性全面向他阐述一通。胡服骑射并不是为了耍酷,搞行为艺术,而是要改革传统的军事体制,发展我们的骑兵。我们周边几个少数民族部落,实力本来有个屁,连块像样的地皮都没有,又受国际社会的制裁,可这么多年来,就是打不死他们。这主要是他们的作战技术比我们灵活。他们用的是骑兵,而我们是兵车。兵车虽然很豪华,但一点儿不灵活。所以,我们必须改进。如果不改进,我们就得死
公子成这才知道这个胡服骑射对国家有这么重要。这哥们儿虽然思想有点守旧,但内心世界还是希望赵国强大起来的。这时一听这个侄子老大的话,是真的有道理,于是当场向赵武灵王道歉,说:“昨天没有深刻领会大王的精神,没有想通。现在想清楚了,我坚决拥护大王的决策。明天,我带头穿胡服上班。
赵武灵王大喜,于第二天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胡服骑射
这哥们儿对胡人的研究很深入,比谁都知道光穿上胡人的服装,仍然不能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因此,他还命令赵固作胡地的一把手,任务是专门在胡地开展征兵工作,把胡兵加进来,使得胡人的战斗精神变成赵军的战斗精神
经过两年的改革,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幅提升
于是,赵武灵王决定再向中山国叫板。虽然近来中山国已经没有多少实力了。可让这个国家在自己的腹地里活动,一不小心就会给你制造巨大的麻烦
公元前305年,赵国决定向中山用兵,经过几年的打击,终于把中山彻底灭掉
赵国,终于再次强大起来。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