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主转世
AA后主转世李煜死后,面临着官方的盖棺论定。宋太宗问南唐旧臣潘慎修:“依你看,你的旧主李煜是暗弱无能之辈吗?”潘慎修恭恭敬敬地答道:“假如他是无能无识之辈,何以在太祖之世尚能偏安守国十余年呢?”徐铉则在后主的墓志铭中写到,李煜有“恻隐之性”,“赏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过惟恐其闻,以至法不胜奸,威不克爱”,所以在“当用武...
-
沈腰潘鬓
AA沈腰潘鬓李煜按照亡国之君的历史惯例,率领几十位大臣脱光上衣跪在曹彬的军营外,这种羞辱叫作“肉袒出降”。完成这个必须的仪式后,曹彬改以贵宾之礼相待,温言安慰,并请李煜返宫换回正常的衣装,只派了几个骑兵等在宫门外。曹彬的部下暗地劝说他:“大人您辛苦围城一年,好不容易捉住一个活的李煜,这是天大的功劳啊!就应该对他严加看管...
-
卧榻之侧
AA卧榻之侧山河碎闺诗讽三军众臣听了李煜说到花蕊夫人此诗,都闭口不敢再劝。李煜决计不降之后,便高筑城墙,收聚粮草,坚壁清野以备战。此时长江下游的邻居吴越王钱俶在宋太祖的要求下出兵进攻南唐的常州、润州,以策应宋军的攻势。李煜急得修书一封送与钱俶:“今日无我,明日岂有君?一旦明天子易地赏功,王亦大梁一布衣耳。”所谓“异地赏...
-
奇绝无对
AA奇绝无对大家最早知道李贺,多半是通过他入选课本的那首《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诗歌的最后两句发出疑问:什么时候才能为这匹良马披上和它相配的贵重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功呢?李贺正是通过感叹马的命运,来借指自己的远大抱负和怀才不遇,但他这匹千里马最终也没有用武之地。在《南园十三首...
-
道学诗人
AA道学诗人同时期还有一位与范成大同样彪悍的大佬,也同样是陆游和杨万里的好友,就是著名理学家朱熹。朱熹,字元晦,比范成大小四岁,其理学思想在后来地位很高,是元明清三代的官方哲学。他四岁时,父亲指着太阳做启蒙教育:“此日也。”当年你我的父亲也这么教来着,你我听话地点点头表示明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但小朱熹要比我们多问一句...
-
提携汉节同生死 几时真有六军来
AA提携汉节同生死 几时真有六军来前文提到那位劝陆游为东坡诗作注的范成大,字致能,正好出生于苦难的靖康元年,比杨万里大一岁,比陆游小一岁,乃是绍兴二十四年进士榜群星中的一位。他与范仲淹同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据说是范文正公的族孙,那么应该也是春秋时越国名臣范蠡的后裔。他母亲蔡氏夫人的祖父是书法家蔡襄,外祖父是名相文彦...
-
绿肥红瘦
AA绿肥红瘦李清照的生母早逝,将她养育成人的继母则是那位抢了欧阳修状元之位(还是他的大姨夫兼小姨夫)的王拱辰之孙女。如此的家学渊源,教出“千古第一才女”也不令人奇怪。李清照自幼随父亲在汴京长大,繁华稳定的生活环境、诗书世家的优雅氛围,可能使得她非常喜欢学习晚唐“华岳三峰”之一韩偓的“香奁诗”。韩偓有一首诗《懒起》,末四...
-
还君明珠
AA还君明珠韩愈曾经担任国子监祭酒,按现在的话讲就是国立中央大学的校长,所以对于怎么当一位好老师深有心得。语文课本中有他的一篇著名议论文《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
身无彩凤双飞翼 碧海青天夜夜心
AA身无彩凤双飞翼 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与前辈诗人李白、李贺并称“三李”,巧合的是这三位同姓天才都是奇特瑰丽的浪漫主义诗风。李白的仙气飘飘自是凡人所无法企及;李贺的鬼气森森也非常人所能效仿;而后世许多诗人包括西昆派尝试模仿李商隐,但没有一位能被认可。看来“三李”的风格都是无法学习的,所以最好的诗歌写作教材还是杜甫的诗。...
-
乐天知命
AA乐天知命诗人多是旅游控,东坡初到惠州时便去游览城西的丰湖,美丽的景色让他想起魂牵梦萦的杭州西湖。有一次酒醉之后,子瞻为丰湖写下了“梦想平生消未尽,满林烟月到西湖”的诗句,从此丰湖就改名西湖了。朝云在杭州西湖与苏轼相识,长眠于惠州西湖,一生与西湖有缘。东坡思念朝云不已,为之写下《西江月·梅花》: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
-
江上豪客
AA江上豪客唐朝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势已经走下坡路,很多地方盗贼横行。有一次,李涉孤身到了安庆小村井栏砂,打算从这里乘小舟横渡长江。正是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不出意外地被强盗的几艘快船包围。李涉手无缚鸡之力,根本不指望反抗或者逃脱,但求能破财保命就很好了。无奈行囊羞涩,恐怕强盗老爷一怒之下,连自己的小命也难保。只听对面...
-
忠魂化云
AA忠魂化云幼安在湖北为官任上,与张浚之子张栻(读音同“是”)成为同僚。当时有一位士子姓刘名过字改之,很想结识辛弃疾,但去拜访时吃了闭门羹。刘过刘改之这个名字自然让我们想起郭大侠为义弟的遗腹子起名为杨过字改之,原来就是借鉴这位前贤,出处则在《易经》的“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张栻为他出了个主意:“某日辛公在家请我宴饮,先...
-
古原夕阳无限好 小山重叠金明灭
AA古原夕阳无限好 小山重叠金明灭有趣的是,唐代还有两首咏蝉的杰作,经常被人作为唐诗学习的进阶教材拿来与李商隐的《蝉》放在一起展示,其效果是教育我们:虽是咏同样之物的诗歌,却完全可以比兴出截然不同的意境。两诗的作者都是初唐诗人,一首来自唐太宗的凌烟阁功臣虞世南,另一首则来自“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
-
幽居-韦应物
幽居●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韦应物的山水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白居易《与元九书》),形式多用五古。《幽居》就是比较有名的一首。诗人从十五岁到五十四岁,在官场上度过了四十年左右的时光,其...
-
游子吟-孟郊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本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
-
游太平公主山庄-韩愈
游太平公主山庄●韩愈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压城闉。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这首诗写作上一个特点是善用微词,似直而曲,有案无断,耐人寻味,艺术上别有一番功夫。太平公主是武则天之女,封建统治阶级中一个野心勃勃的女性。她的山庄位于唐时京兆万年县南,当年曾修观池乐游原,以为盛集。先天二年(713),她企图控制政权,谋...
-
咏史-戎昱
咏史●戎昱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中唐诗人戎昱这首《咏史》,题又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和戎讽”条。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
-
雨过山村-王建
雨过山村●王建雨里(又鸟)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这首山水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颇值得称道。“雨里(又鸟)鸣一两家”。诗的开头就大有山村风味。这首先与“(又鸟)鸣”有关,“(又鸟)鸣桑树颠”乃村居特征之一。在雨天,晦明交替似的天色,会诱得“(又鸟)鸣不已”。但倘若...
-
又呈吴郎-杜甫
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
-
渔翁-柳宗元
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此篇作于永州。作者所写的著名散文《永州八记》,于寄情山水的同时,略寓政治失意的孤愤。同样的意味,在他的山水小诗中也是存在的。此诗首句的“西岩”即指《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而诗中那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
-
游终南山-孟郊
游终南山●孟郊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韩愈在《荐士》诗里说孟郊的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硬语”的“硬”,指字句的坚挺有力。这首《游终南山》,在体现这一特点方面很有代表性。沈德潜评此诗“盘空出险语”,又说它与《出峡》诗...
-
有感五首[其三]-杜甫
有感五首(其三)●杜甫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春。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有感五首》,作于代宗广德元年(763)秋。这是其中第三首,内容和当时朝廷中迁都洛阳之议有关。安史乱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残破,每年要从江淮转运大量粮食到长安;加上吐蕃进扰,长安处在直接威胁之下,因此朝...
-
幼女词-施肩吾
幼女词●施肩吾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作者有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儿,在诗中不止一次提到,如:“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有时绕树山雀飞,贪看不待画眉了。”(《效古词》)而这首《幼女词》更是含蓄兼风趣的妙品。一开始就着力写幼女之“幼”,先就年龄说,“才六岁”,说“才”不说“已”,意谓还小着呢。再...
-
羽林行-王建
羽林行●王建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天明下直明光宫,散入五陵松柏中。百回杀人身合死,赦书尚有收城功。九衢一日消息定,乡吏籍中重改姓。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羽林行》,一名《羽林郎》,为乐府旧题,属《杂曲歌》。“羽林”即羽林军。汉代以来,历代封建王朝,都用“羽林”称呼皇帝的禁卫军。这首诗,大胆无情地揭露...
-
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
-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宋之问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宋之问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本篇作于诗人贬官南行途中。从诗中所写景物表现出来的新鲜感看来,似为他初贬岭南时所作。开头四句,点题...
-
赠内人-张祜
赠内人●张祜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唐代选入宫中宜春院的歌舞妓称“内人”。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自由和人生幸福。这首诗题为《赠内人》,其实并不可能真向她们投赠诗篇,不过借此题目来驰骋诗人的遐想和遥念而已。这是一首宫怨诗,但诗人匠心独运,不落窠臼,既不正面描写她们...
-
赠李愬仆射二首[其一]-王建
赠李愬仆射二首(其一)●王建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这是王建赠给李愬的两首七绝之一。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彰义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割据淮西(今河南汝南一带),与朝廷相对抗,严重地影响了唐王朝的巩固和统一。元和十二年十月的一个风雪之夜,著名将领李愬发兵九千,以降将李祜、李...
-
赠人-李群玉
赠人●李群玉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云雨无情难管领,任他别嫁楚襄王。这首《赠人》诗,所赠之人虽不可考,但从内容可知,对方是一位失恋的多情男了。全诗借用宋玉《高唐赋》与《神女赋》的典故写出。据《高唐赋》与《神女赋》:楚怀王在游览云梦泽台馆时,曾经梦遇巫山神女。临别时,神女告诉怀王,她“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便...
-
月夜忆舍弟-杜甫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